近年来,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尽管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及诉求各有特色,但不妨碍两国在致力于改善各自民生的同时,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从联合国到二十国集团,再到金砖合作,中印两国合作有力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繁荣。
不可否认,由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中印人民的相互认知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国普通民众对印度的认知,除了佛教发源地、宝莱坞电影、瑜伽、咖喱、“软件业大国”、“少年派”等耳熟能详的名词,经常听到看到的是印度频频发生的一些灾难和事故。近日,刚刚发布的中国首部《印度蓝皮书》以国人常见的“多难兴邦”,概括了崛起中的印度遭遇的曲折。
印度社会思想体系一向多元,印度人对中国的认识也不甚统一。美国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和亚洲协会一项历时三年的研究表明,印度人在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上存在分歧,近一半印度人将中国视为伙伴,许多人以积极眼光看待中国崛起,也有不少人持负面看法。
总体看,两国公众之间的相互认识,既有符合对方事实的内容,也有不少因缺乏了解造成的偏见、误解和疑虑。
一方面中印关系日益成熟,中印高层能够登高望远,把握主流,及时妥善化解分歧。另一方面媒体的炒作,民众间缺乏了解,对解决分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影响。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中印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亚洲有足够的空间实现中印两国的发展。
两国对彼此在经贸、农业、科技、旅游、文化、服务、环境等领域的现实需求日益增长,其中不乏有向往过上更好日子的印度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商旅冲动”,有中国年轻一代希望到“不可思议”、注重个人内心修养的印度“取经”的心灵诉求。
如何调整心态,用好用足双方现有对话机制或根据需要建立新机制,重新勾画两国之间的相互认知、理解和心灵层面的沟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印双方要加强对话交流,朋友越走越亲,邻居好无价宝。在脚踏实地开展务实合作的同时,有意识地扩大双方相互认知的渠道、手段,尤其要调动两国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的积极性,来实现这个目标。
然而目前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只占两国人口比例极小一部分,2012年,两国人员往来74.7万人次,其中印来华61万人次,中国赴印13.7万人次。两国留学生数量合计不到1万,大学里很少设有关于对方国家的课程,人员联系、旅游交往、联合学术研究等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媒体承担着重要而独特的使命。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网络新媒体应该更加客观、准确地向两国民众介绍中、印真实情况,成为推进两国之间直接、全面认知和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而不是成为西方媒体的传声筒或是扩音器,也不应当是狭隘和片面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两国公共外交的交流合作开始迈出了步伐,可以在这一崭新的领域交流互鉴。尝试打造公共外交品牌、建立各类规模及常态化人员交流机制,正当其时。
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印在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双边关系定位下,以各自深厚的智慧积淀和不乏活力的姿态开展交流互动,未尝不能重新认识复杂多样的彼此。
几十年前没人预料到今天中印之间能达到如此经贸规模,如果两国能在认识彼此的道路上迈开更大的步伐,弥补几个世纪来的认知赤字、实现更为紧密和深层次的联系,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国将更好地取长补短,为实现“中国梦”、“印度梦”,乃至“亚洲梦”和整个世界的繁荣稳定增添新动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