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天,对于连年亏损却持续扩张、被资本市场质疑为“烧钱机器”的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来说,是个收获的季节。仅第一季度,京东方就实现净利润2.87亿元,单季度净利超过2012年全年水平。靠打创新牌,京东方终于“翻身”了。
创造:实现显示屏“0”的突破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京东方。客厅里,一台电视,两副耳机,两人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互不干扰;汽车里,一个屏幕,司机看到的是导航画面,副驾驶乘客则观赏大片,一屏双用;餐厅里,冰箱的门是透明显示屏,冰箱内的食物一目了然……以前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在京东方都变成了现实。
谁能想到,显示屏技术领先的京东方,原来却是个濒临淘汰的企业。1993年,35岁的王东升临危受命,组建“京东方”,从精密电子零件和材料做起。20年时间,京东方实现了两次飞跃:通过市场化改造,从一个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传统国企,成为具有初步自主创新、自主经营和国际化能力的现代企业;通过创新发展战略,进入半导体显示领域,从行业“进入者”成为“挑战者”。
2003年,京东方并购韩国的液晶显示业务,正式进军平板显示领域。经过10年的发展,京东方在高透过率、低功耗、3D显示、触摸屏、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方面成绩显著,产品覆盖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字信息显示等领域。
2011年6月,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投建,彻底改写了我国大尺寸液晶屏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中国制造”不仅有了“中国芯”,也改变了世界显示产业的竞争格局。
创新:超过30%产品引领全球同行
“创新是京东方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京东方发展的命脉。”通过对平板显示行业技术特点和行业周期波动的研究,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提出了企业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须提升一倍以上。这一周期将不断缩短,未来可能缩短至20个月。”
1995年9月,京东方率先成立国内第一个平板显示预研小组,寻找切入平板显示的机会;2003年1月,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TFT-LCD业务,精准切入液晶显示领域;2010年7月,由京东方负责建设并运营的中国唯一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北京投入使用。
2005年,京东方拥有的专利不足百项,现在京东方可使用专利超过1万项。正是在专利技术的支撑下,京东方推出了一款又一款具有领先地位的产品。
2012年,京东方相继推出了全球首款65英寸超高清氧化物液晶显示、110英寸超高清液晶显示、5.5英寸高分辨率低温多晶硅TFT-LCD手机屏等全球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全球第一时间上市新产品比例逾50%,超过30%产品引领全球同行。
创业:形成超过千亿元产业集群
随着京东方等国内面板制造企业产能规模的扩大,我国液晶显示材料与器件的国产化已接近60%,预计5年内超过90%。该产业对我国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国已有数十家装备企业进入TFT-LCD装备制造领域,装备国产化率5年内有望达到30%以上。
在京东方的带动下,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以北京8.5代线为核心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包括显示器件核心区、整机区、上游配套区、设备备件加工区、A/S中心区、保税物流区等6个功能区,吸引了康宁、冠捷科技和住友化学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就近配套,上下游企业103家,带动的总投资达700亿元,有望形成产值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提供2万多个就业机会。
京东方自主建设的8.5代线两条高世代线,投资280亿元,2012年7月实现满产满销。中国的消费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以46寸液晶电视为例,4年前价格在1万元以上,如今降到4000元左右。据统计,相关整机价格下降给国内消费者带来近千亿元的实惠。(本报记者 张景华 张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