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随着中国对欧洲投资的迅速增长,欧洲媒体时有“中国在收购欧洲”之类在民众中制造“恐慌”的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欧洲各界对中国投资的态度,本报日前独家采访了德勤会计事务所维也纳公司总裁兼欧中项目组主席赫伯特·科瓦。
德勤会计事务所维也纳公司总裁兼欧中项目组主席科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德勤的职责就是协助欧洲企业赴华投资,同时也协助中国企业来欧洲投资。德勤的工作不受政府影响,只对客户负责。客观地看,欧洲不是铁板一块,企业界对中国投资的态度也不是只有一种声音。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德语区的企业欢迎中国投资。德语区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机械制造、环境技术、高新技术等领域有独特技术和产品。其强项是专业化,而不是有多大生产能力。可是欧洲市场的需求太小,他们想发展,就必须走出欧洲。中国的巨大市场,对他们有极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欧洲银行收紧了贷款,企业发展失去了资金支持。在市场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下,这些掌握独特技术和产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期待中国投资。中国的投资不仅能带来资金和市场,更能帮助其获得发展、甚至走向世界。
科瓦认为,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未能建立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使用欧元前,出口竞争力下降时,它们就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以维系落后、过时的产业结构;加入欧元区后,又利用廉价贷款和欧盟的补贴狂炒房地产,只等着“一夜暴富”。而同期,奥德荷等国家,都进行了痛苦的结构改革。南欧坐失了几十年,其企业没有全球竞争力,责任在自己,而不是南非、巴西、中国等新兴国家。
欧洲民众对华投资态度也有区别。与中国有联系、对中国有兴趣、对中国了解多一点的人,同样欢迎中国投资。而那些与中国没接触,对中国不了解,只通过当地媒体认识中国的人,则担心中国的投资影响其就业,因而产生“恐惧”。科瓦认为,政府应对这种情绪保持警惕,消除“误解”只靠企业界不够,要有欧洲政界的参与和努力。
据欧盟统计局数字,2011年中国对欧盟投资总额仅32亿欧元,而同期欧盟对华投资为175亿欧元;美国对欧盟的投资更达1148亿欧元。2012年,中国对欧盟投资为110亿欧元,虽说增幅较大,但投资总额仍很小。从中国对欧投资规模看,民众对中国投资的“恐惧”完全是多余的。科瓦说,其实这种莫名“恐惧症”以前也有过。上世纪70-80年代,德国媒体曾担心日本收购;奥地利媒体则呼吁警惕中东和俄罗斯“国家基金”的收购活动。一个有趣现象是,美国虽是欧洲最大的投资者,但似乎没人对此担心。这主要因为欧洲人不相信,美国会比欧洲有更强的竞争力。
欧洲舆论普遍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领跑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经济会继续扩张,中国被视为全球化的“刀尖”。这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各国企业家都看好中国,愿意与中国合作,共同发展。那些有梦想、要发展、有潜力的企业都会去中国,找中国。这对中国企业发展是“千金难买”的机会和氛围。但另一方面,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和失业群体,会更担心中国经济的扩张将他们逼到墙角,他们会更害怕中国。
科瓦说,欧洲在重大战略抉择面前,往往缺乏远见。早在一战前,欧洲就该选择联合、和平,但欧洲却选择了两次战争,将“和平共处”推后了近100年。进入21世纪,欧洲理应选择与中国合作,借中国发展之势推动欧洲的结构调整和发展。但欧洲却选择了“贸易保护”,近日还要拿中国的光伏产品和通信电子产品“祭旗”。历史早已证明,“贸易保护”是双刃剑,在砍向中国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更何况“贸易保护”的实质是“保护落后”。“落后”可以在“保护”下苟延残喘,但其被历史淘汰是早晚的事。
在欧洲民意和舆论对中国投资有戒心的背景下,科瓦认为,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应注意几点:一、欧洲民意最关心的话题是“就业”。如果中方投资后,企业不裁员,反而增加就业,就会受欢迎。这样的案例多了,就会赢得民心。二、欧洲中小企业的强项是科研。中方来投资,最好给欧方留一点股份,以激励其继续推进研发,使企业能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许多中国企业投资后在做的。三、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前期往往只关注企业核心业务,对欧洲政府的调控手段、劳动法、社会保障、签证限制等了解不多。往往是出了问题再找人咨询,结果不仅费时耗力,有时还得缴罚款。其实,这些麻烦完全可以在投资前避免。德勤公司在中国有1.5万人,已设立了19个办事处,在维也纳有10位华裔员工。他们可以为中国投资者赴欧投资护航。
他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在欧洲也可有所作为。如维也纳机场扩建项目、奥地利铁路改造项目等。如中国国企能在一两个大项目上做出成绩,保障就业,扭亏为盈,就会产生巨大宣传效应,为更多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开辟“绿色通道”。 (本报维也纳5月18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