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5月12日电(记者邢兆远、李建斌)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黄土高原山西吉县的黄河壶口,只见随着山峦起伏,油松、云杉、冬青和丁香等各种植物构筑起波澜壮阔的绿色景观。随行的吉县干部王彦章说,“全国林业工作先进县”成为吉县的亮丽名片,“科技兴林”是吉县30余年植树造林、绿染大地的成功经验。
吉县水土流失面积曾达14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9%。为解决造林难题,县林业局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联合承担科研项目,普及应用抗旱增效产品。随即,“延伸平面导点”整地法、“816”栽植法以及径流林业、集雨节灌、大苗带母土栽植、埋苗压土栽植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走进了坡顶山腰。西部破碎残垣丘陵沟壑区,实行农林水牧式治理;中部残垣沟壑区,实行缓坡耕地农林复合生态经济式治理;北部和东北部土石山区,实行水源涵养用材式治理;河川阶地,实行农田林网防护式治理……同时,全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还选派技术骨干到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进修深造,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现场培训指导,组织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建立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等,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林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目前,吉县森林覆盖率从12.5%提高到45.8%,全县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比重从零提高到36%,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达353天。今年,全县将投资2880万元,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绿化的版图在持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