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CCTV网络春晚,一部由河北省蠡县光头老楚艺术团的草根演员们自任编剧、制片人和大部分演员的微电影《归乡》,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引发了无数个留守儿童父母的热泪和共鸣。
《归乡》今年1月份在蠡县拍摄完成。影片讲述的是刘大成回到家乡,受村长和留守孩子们的委托,把一心在外演出挣钱的农民艺术团老乡们“骗”回家与孩子团聚,让打工的乡亲们明白亲情和团圆的可贵。首次“触电”便获成功,看着《归乡》的热播,今年已经50岁的蠡县光头老楚艺术团团长楚庆荣满含热泪:“扎根农村30年,风里来、雨里去,每年演出数百场。农村需要文化,群众需要艺术,我们的路走对了!”
从一辆手拉板车起步
楚庆荣出生在蠡县的一个曲艺世家,祖父、父亲都是搞曲艺的,受家庭熏陶,他几岁就学会了打竹板、说大鼓,6岁随本村俱乐部到省会演出,受到人们称赞。1983年,当时还是鼓书演员的楚庆荣,看到广大农民对文艺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便大胆尝试,购置了几样简单的音响设备,找了几个会唱歌、能跳舞的青年,组建了蠡县第一个歌舞团。
那时候下乡演出是步行,拉一辆板车,上面装着全部的演出设备:一个扩音机、两个小音箱和几个高音喇叭。下乡演出时,近的地方要走几个小时,远的村庄得走大半天甚至一天,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自带的挂面、咸菜和饼子。没有舞台和正规的演出服,铺一块地毯,挂两个灯泡,跟着磁带唱几首歌,跳几段舞,虽然条件差、设备简陋,但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大受欢迎。虽说演出收入很低,但他们却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1985年,楚庆荣联合县文化馆志同道合的朋友,凑钱购置了乐器、灯光、音响等设备,并对演员进行了专业培训,精心排练了一些节目,就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团成立了。之后几年,艺术团每年演出能达200余场。
2009年,他们又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自动舞台车和比较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同时购置两台依维柯作为演员的交通工具和演出后台,在同类型的演出团体中脱颖而出,每年演出达500多场,可为80多万农村观众提供文化服务,年收入180余万元,为30余位钟爱艺术的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
墙头、树杈、房顶都是观众
楚庆荣随时关注流行趋势,调整节目内容。他对演员悉心照顾,严格要求,对有上进心、进步快的演员给予奖励,对业务水平差又不思进取的演员降低待遇乃至淘汰,使全团上下形成了创新争优的风气,保证了演出质量。剧团还经常上省进京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并聘请河北省曲协主席、著名剧作家崔砚君做顾问。
30年来,他们几乎走遍了蠡县及周边市县的所有村庄,剧团每到一地演出,往往墙头、树杈、房顶都是观众。演出还没开始,他们就常常被观众包围,演出完了,意犹未尽的观众还不让走。
楚庆荣的团队开始叫“星光艺术团”,可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楚庆荣的大光头,亲切地称他为“光头老楚”,他干脆就把艺术团改名为“光头老楚艺术团”。
作为民营团体,楚庆荣深知:诚信敬业是发展之本。记得一次去阜平演出,路上堵车,天也黑了,错过了演出时间,有人觉得去晚了怕对方不好好给钱,想打退堂鼓,楚庆荣电话里一联系,对方说已经有两三千观众在等。大家一听,都说:再晚也要去,哪怕不给钱,哪怕只有一个观众,咱也不能失信。晚上9点多到达演出的河滩,三四千观众在黑夜里等了已有两个小时,观众用手电照明帮着搭台,有的劝演员先去吃饭。演员们说:饭不吃了,15分钟后开演!那天演员怀着感恩之情表演,观众怀着尊敬之情观看,效果格外热烈。
不在金钱面前丢人格
楚庆荣认为,艺术演出不仅仅要有乐,还要有教。编排一台节目,不仅要演给群众看,还要引导群众变,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把党的富民政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宣传到广大农村。为此,他们成立了创作小组,创作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快板书等节目,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非常受农民欢迎。如西河大鼓《鸡飞蛋打》,通过一个养鸡致富的农民因为赌博破产的经历,告诫人们远离赌博,让人警醒;山东快书《摔碗记》,通过新媳妇巧妙规劝婆婆孝敬老人的故事,当场让北高晃村一对有嫌隙多年的婆媳深受教育,握手言和。楚庆荣说:“我们属于民营团体,也经常参与农村一些婚庆、开业之类的商业演出。我们始终坚持原则,自尊自重,健康发展,坚决抵制低俗的东西,要经得住诱惑,不在金钱面前丢人格。”
光头老楚艺术团扎根农村30年,好作品不断涌现——2005年该团创作的快板书《蠡县颂》获得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创作表演一等奖;同年楚庆荣在“北京天桥杯鼓曲大奖赛”中获得了银奖,2007年在“京津冀京东大鼓邀请赛”上获得一等奖。(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刘 虎 李忻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