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国际专论

    安倍政权正将日本推向悬崖

    赵 凯 徐建华 王君学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6日   08 版)

        最近,国际媒体聚焦于安倍晋三的一系列言行上,虽然有好事者刻意围观,但更多的是对日本政权右倾化的深层次忧虑。在短短的半个月之间,日本首相忙不迭地上蹿下跳,先是极其荒谬地抛出“侵略未定义论”和修改“村山谈话”精神,随后又荒唐可笑地在“恢复主权日”上三呼“天皇陛下万岁”,紧接着是马不停蹄地开展多边外交为中国“画地为牢”,近日又不遗余力地发起民调试图修改“和平宪法”。安倍如同跳梁小丑,上演着一幕幕让人不齿的闹剧,其“历史修正主义”昭然若揭。

        任何政治言行的背后都蕴藏着相应的政治目的和诉求。安倍作为一名资深政客,其极右言行既不是想当然的一时冲动,更不是展示真我的倾情秀,反映的是日本国内某些右翼势力的政治意图。对其近期的一系列举动深入分析,不难揭开这些极右言行的“遮羞布”,还原安倍政权的真正政治目的。

        一是妄图修改“和平宪法”。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受制于“和平宪法”,没有“战争权”和“军队”,从法理角度决定了日本远非是一个军事大国。安倍欲通过修改宪法第96条以降低修宪门槛,减少修宪障碍,最终实现将天皇定位为“元首”及建立国防军的自民党修宪草案内容,使日本拥有军队和行使战争的权力。舆论认为,安倍推动修宪的意图已经公开化,其主要目标被广泛认为是要修改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条款,即宣布日本“放弃战争”的宪法第9条,为日本将自卫队最终升级为军队、重获战争权力扫清道路。安倍更是大言不惭地向媒体表示,不必就修宪问题向中韩作出解释,招致中韩政府的一致批评和强烈谴责。安倍的修宪行径不啻玩火自焚,只能将日本社会引入保守、嗜武、专制的怪圈,严重阻碍经济改革,不符合日本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谋求参院选举胜出。安倍率自民党参加众议院选举并取得完胜,现阶段超过70%的民意支持率让其刚愎自用,加之在国内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更让安倍渴望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他的近期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迎合国内保守派政治势力,直接指向参议院选举,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由于在日本国内,对外强硬的政治主张受到追捧,安倍恰恰是利用这点,主动出击,打出“右倾化”的“王牌”,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敌视中国、力求更多支持。有评论指出,安倍不惜煽动民族主义风潮,大肆散布极右言论并不断付诸行动,为的就是谋求7月份参议院更多的选票。安倍的言行如同饮鸩止渴,利用民众的保守观念和民族情感虽可获取更高支持,但最终只会将日本政坛进一步推向右倾化的泥潭,促使右翼势力的政治氛围不断浓厚和畸形道德价值观深远传播。

        三是准备长期对抗中国。自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使之“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坠入“冰点”:高层互访取消、两国舆论针锋相对、民众游行抗议此起彼伏、执法船只摩擦不断,这都间接促使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抬头。近年来日本政坛混乱不堪,首相更替成了家常便饭,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从未放弃对中国的窥视和警戒。日本政府之所以胆大妄为,一方面源于美国盟友的公开支持,仰仗《美日共同安保条约》,力图重塑正常大国形象,扩大在亚洲范围的影响力,为美国战略东移冲锋陷阵、摇旗呐喊;另一方面是狭隘的岛国心理激发起的变态“忧患意识”作祟,难以接受中国的和平发展,“使绊子”、“下黑手”,无所不用其极,试图制造摩擦,与中国“掰手腕”,以达到延缓中国发展的目的。可以预见,安倍政权将会继续保持与中国长期对抗的架势,以达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

        日本政治加速“右转”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安倍一直在隐藏其恶魔般的国粹主义,但他摘下假面具,露出真面目不过是时间问题,安倍的右倾化路线将成为发展经济的阻碍。安倍政权的极右言行不仅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批评,也在日本国内引发一片质疑和反对。日本社民党党首就直言不讳地批评内阁右倾化言行,坚决反对修改《和平宪法》。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安倍已在右倾化的路上越走越远,歪曲侵略历史,否认侵略罪行,现在又显示武力“肌肉”。这些言行已经将日本政权推向了悬崖边缘,再不反思和收手,日本只能吞下自酿的苦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