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5日 星期日

    地下水污染防治,路在何方?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5日   03 版)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可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地下水又是人类可以直接饮用的水资源。因此,探清和解决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意义重大。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地下水是人类可以直接饮用的水资源。如若被污染,靠其自身净化,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人工治理,不仅成本高,而且也很难奏效。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找出污染源,对污染源进行监控。所幸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已经有了探测地下水污染的好办法。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便捷探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程业勋告诉记者,检测地下水污染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打孔采样,对采获样品进行全面分析测试,得到真实的水质状态;二是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地面上即可得到污染源地下空间分布的全面资料,包括污染源的污染扩散趋势——深度、流向和速度等。

     

        “地下水污染源,如垃圾场、矿渣堆、化工厂等,可以通过探测立即发现污染的基本状态。在这些场所下方的地下水中,污染物质会随地下水的流向呈羽状扩散,这些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比最大允许浓度往往高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适合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的应用。”程业勋介绍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杨进进一步介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使用上有重力法、磁法、电(磁)法、地震法、放射法等。监测地下水污染较为常用的办法是电(磁)法,其分支有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等。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地下介质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勘探目的,是一种列阵式勘探方法,可检测出污染的范围。

     

        探地雷达则是以地下介质的介电常数为物质基础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发射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接受天线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的反射波,根据波在地下的传输时间、幅度及波形特征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相关信息。地下水如果被污染后,地下介质的电性(介电常数)会发生变化,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路径、强度、波形会随之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波的变化特征,从而达到检(监)测地下水污染的目的。

     

    应尽快筹建专业勘探防污队伍

     

        遗憾的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并未得到广泛运用。程业勋说:“检测所需的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仪都是地球物理实验室的常用仪器。一台普通探地雷达需要20多万元。但做这种测验并不一定非要去买个仪器,可以到一些大学、研究所的实验室借用或租用,成本不高”。

     

        北京桔灯勘探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经理李朝香介绍,目前,市面上探地雷达的价格从20几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高密度电法仪的价格从20几万元到200多万元不等。“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仪的用途很广,一些事业单位,如大学、研究所多有购买,用于实验研究与教学。另外,地矿局、地质局也都有,大多用于工程检测”。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非常有限。因此,探清和解决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意义重大。

     

        2012年4月9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撰写的《地下水污染源检(监)测的地球物理调查方法》已上交给国家环境保护部。文中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认为首先应当筹建一支探测地下污染的地球物理专业队伍,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应适时召开一次地球物理工作会议,邀请全国勘探地球物理单位参加,动员他们参加化解污染的勘察活动。

     

        程业勋等学者准备再次向有关部门提交建议,希望广泛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并把监测到的结果及时告诉公众,让社会了解地下水污染的真实状况。(本报记者 冯永锋 本报通讯员 麦彬彬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