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个城市之美,往往在湖泊中得到灵性的彰显。湖,是城市的眼,眼,是城市的窗户。拥有湖泊的城市是幸福的,城因湖而媚,湖因城而活。围绕一湖,能看到一座城市的生命力。美丽中国,和谐生态,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常常从保护和改善湖区的生态做起。本版推出“城市之眼”栏目,从中国首选十个湖泊以及与其对应的城市,从自然、风物、习俗等方面,多角度展现城与湖的人文气象,以及其独特魅力。
《文明》杂志社将与本栏目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出系列报道。
春走春城,美收翠湖。
海拔1897米的昆明在彩云之南,在群山之中,是高原之城,是天空之城。在昆明的城市中心有一片温润如玉的水域,那是春城昆明的“眼睛”——翠湖。
四季把春天留给了昆明,昆明把春天藏在了翠湖,正如古人咏翠湖的一首诗“槛外春光接五华,半堤新柳绿荫遮。好从细雨轻寒后,坐听流莺数落花。”昆明四时不断的鲜花偶尔会因为突来的寒潮而短时凋零,但是翠湖却从来不会失去她的颜色。翠湖永远不被冰封,永远都是看不尽的青翠欲滴。春时翠湖烟柳,夏时翠湖荷碧,秋时翠湖斑斓,冬时翠湖鸥翔,春去了秋又来,岁月流淌,人来了人又去,历史涤荡,翠湖永远安于昆明城市的中心。
昆明,这座《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壮丽大城”,自古以来就与翠湖结着不解之缘。昆明近千年来的大事情,差不多都发生在翠湖的周遭,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中心的湖泊,能像翠湖那样,停靠那么多历史的航船,搁浅那么多的史迹,浸透那么多的回忆。从元代平章政事赛典赤于五华山顶建五华寺,到明代沐英在翠湖西畔“种柳牧马”,从清吴三桂入滇到近代重九起义、护国运动,从被誉为“将帅摇篮”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到谱写“中国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这些发生在翠湖周边的历史事件,任时光变迁,依旧灿烂于中华大地。
今天,对昆明人来说,翠湖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昆明人小时在翠湖玩耍,年轻时在翠湖谈情说爱,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带着孩子再去翠湖,老了在翠湖锻炼;昆明人在这里赏柳看花,在这里观灯嬉鸥,在这里欢笑、哭泣或者沉思,看荷花开了又谢,看海鸥来了又去,透过那静默的湖水仿佛可以照见他们的人生。每一个昆明人或许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翠湖故事,在翠湖的每一瞬波光里也许都附有一个昆明人的魂。
翠湖不仅积淀着昆明悠长的历史,也是一个生活着的湖泊。在这里,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市井生活相互交织,交相辉映。翠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她与昆明这座高速发展中的都市同生共荣,在时代变革中展现着华美容颜。从菜农种菜的“菜海子”到文人雅士聚集的碧漪亭,从滇池的小湖湾到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翠湖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昆明市和五华区的发展。五华区因五华山而得名,五华山的风骨、翠湖水的柔媚铸就了五华区的坚毅品格与亲和情怀;历史的渊源和时代的呼唤赋予了五华区发展的优势和敢为人先的发展意识,作为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领跑者,在富强五华、活力五华、文化五华、幸福五华、美丽五华、和谐五华的建设中,五华区始终致力于“让家园更美丽,让人民更幸福”的城市理想,力争把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增长,让五华区成为“美丽家园,幸福之区”。
“中国梦,民生为本”,翠湖便是这样一个闹市之中让身心诗意栖居之地,一个给人以美妙梦境的地方。(晓 怡/撰文 昆明市五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本回放
咏翠湖
赵宝煦
大清早,
我走过翠湖刚五点半,
太阳还没起,
天上压着云被,
可是从云缝里已经透出一点紫、
一点橙黄、一点红,
空气里还没有混合灰尘,
所以树特别绿,水特别蓝,
树荫道上还没有华光
为色彩不调和的衣裳扭动,
所以,一切都完整、纯真,
包着蓝头巾早起的妇人走来戏水,
在水边弯着腰洗脸的兵士们,
嘻嘻笑着,把草鞋都弄湿了,
我第一次看见,翠湖那么美,
明天清早我要带张图画纸来。
(作者系西南联大学生、北京大学教授)
寻湖名录(首批)
杭州市:西 湖
昆明市:翠 湖
济南市:大明湖
武汉市:东 湖
贵阳市:花 溪
合肥市:巢 湖
苏州市:太 湖
九江市:鄱阳湖
岳阳市:洞庭湖
保定市: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