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全球频发的地震现象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国内,云南大理、四川雅安和内蒙古通辽先后发生5至7级地震。在国外,由于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不断碰撞,4月16日,伊朗东南部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同一天,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7.8级地震;17日,日本本州东海岸地区又发生5.7级地震……
地球到底怎么了?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我们还有安全感可言吗?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请他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地震灾害。
记者:您认为,近期各地频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刘嘉麒: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运动有时表现得比较消沉,有时表现得比较活跃。最近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就是地球构造运动活跃的表现。实际上,近20年来,地球一直处于构造活动的高峰期,而且这个地质构造活动期并没有结束。所以,近年来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造成的灾害也明显增加。
记者: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对于民众来讲是神秘而又可怕的。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地震现象?
刘嘉麒: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地球也是个有生命的物体,它拥有巨大能量,不断地运动——地震好比它的脉搏,岩浆好比它的血液,火山喷发好像它在通过鼻孔呼吸……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地球有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对于近期频繁发生的地震现象,民众不必恐慌。尽管地震等自然灾害似乎发生得多了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仍属于地球构造运动的正常范畴,并非“世界末日”又来了。去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论”曾一时甚嚣尘上,最终谣言不攻自破。
记者:最近20年,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权威学者都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毫无希望。对此,您怎么看?
刘嘉麒:要想准确预报地震,至少需要解决三个参数:时间、地点和强度,以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准确地求解这些未知数。
但是,我不认为地震是永远不可知、不可预报的。任何自然现象最终都可以被认知,只是时日的问题——越复杂的东西,认识它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过去我们对于天气的预报也常常不准,现在预报的准确率却大大提高,这说明人类对天气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掌握了它变化的机理和规律,能够进行预报;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地震观测研究的深入,人类早晚能够掌握地震发生的机理和规律——总有一天,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记者:在地震无法准确预测的现实下,您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嘉麒:既然目前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那么当务之急,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上。例如,在地震风险大的地区,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也可以把一些老百姓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早点转移出去。此外,还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民众的防震自救能力……总之,要多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记者:面对地震灾难,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了?
刘嘉麒: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知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强度有多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地震灾害的应急和救援方面具有较强的体制优势和动员、协调能力;而且,经过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近期的芦山地震,我们在地震救援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都将在今后的防御体系建设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并且使今后的灾后救援工作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本报记者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