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1日 星期日

    世经纵横

    在国际竞争中,变革是企业常青的动力

    张英奎 肖 瑟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1日   12 版)

      韩国三星公司日前在华宣布将在中国市场投放GALAXYS4新型智能手机。业界人士认为,由于这款手机的智能化和时尚化程度居领先地位,它的销售业绩势必有大的突破,成为行业翘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过去的三星产品和品牌远没有今天这样显赫,过去与三星同期或比三星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美日跨国企业的同类产品曾有耀眼的光环,如今已经消失贻尽。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美国和欧洲。

      人们不禁要问一问原因,过去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为什么这些年失去了江湖地位,而三星却蒸蒸日上。一个企业的变革与否解读了这一原因。在国际竞争中,跨国企业如果不思变革,领先的就会落后,落后的就会被淘汰;如果思变,领先的就会一路高歌,落后的就会奋起直追。在跨国经营中,跨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环境与在本国的不同,如果说,凭借老本优势还能在本国受到政府和市场的保护,那么在海外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对手更多,面对的挑战更严峻。在当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韩国三星的“新经营”被誉为经典之举。20年前,三星集团的掌门人李健熙在德国举行了一次三星誓师大会,郑重地提出:“在三星,只有老婆不能变,一切都要变。”正是在这种变革精神的推动下,在三星,职业经理人用变革的理念管理企业,科研人员用变革的精神开发产品,工人们用变革的思维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

      因为变革,三星获得了新生。三星的变革告诉人们,在国际竞争中,企业首先需要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他的经典著作《领袖论》中提出的一种领导类型。伯恩斯认为,传统型领导鼓励下属对领导者的顺从,不去激发下属内心的热情,导致下属工作的内在动力有限,因此,传统型领导不能使组织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世界的急速变化给领导们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企业的经营环境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诞生了变革型领导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使整个领导学界产生了一次大的革命,成为了近20年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变革型领导理论把领导者和下属的角色相互联系起来,并试图在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创造出一种能提高双方动力和品德水平的过程。拥有变革型领导力的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率,对下属需求的关心来优化组织内的成员互动。同时通过对组织愿景的共同创造和宣扬,在组织内营造起变革的氛围,在富有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推动组织的适应性变革。

      变革就是要审时度势。前不久,原美国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被称为“全球第一首席执行官”,这位企业大师在掌管通用的20年里,以改革闻名,把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应用在业务之中,使通用在信息化时代没有落后。他最近在北京向中国企业家谈了他的管理心得。他认为,传统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必须变革,中国企业正处在幸福的发展期,随着互联网影响力不断渗透,市场变化也更快速,传统渠道面临改革。这时候,企业家应该不断接受新思想,不断进行企业再造。在国际竞争中,只有审时度势,企业才能不迷失方向。

      变革就是要当机立断。审时度势之后,就要有行动,时不我待是国际竞争的一大特征。在一国的市场上,一家跨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同行业三个方面的竞争:一是要与所在国企业的竞争,比如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联想、TCL、华为、中兴和金立等中国企业与三星、苹果、诺基亚、LG等跨国企业竞争;二是跨国企业本国同行企业之间还要竞争,在饮料业,美国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在中国竞争;三是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上,美国的卡特彼勒,瑞典的沃尔沃,日本的日立,韩国的斗山等一批跨国企业在你争我夺。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谁在审时度势之后当机立断,谁就会胜出。在今年的中国两会上,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将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韩国斗山工程机械公司在中国两会结束不久,先后在北京和杭州隆重举办了新产品发布会,推出了适用于中国中小城市建设的轮式迷你挖掘机。

      变革的目的是要占先。在手机制造业,当一些欧洲企业还在怀疑智能手机是否能在中国有市场之时,苹果、三星的智能手机已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在汽车制造业,法国企业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曾有骄人的业绩。但在中国进入中高档轿车时代后,法国企业没有及时转向,一直在原有车型上止步不前。而德国、日本、美国、英国企业却抓住了先机,占据了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由此可见,在国际竞争中,跨国企业要不断占先,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变革是企业常青的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