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昔日“黑三角”今日鸟筑巢

    ——捷克多管齐下治理环境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0日   05 版)
    图为1990年代初的“黑三角”:工厂的烟囱冒着浓浓黑烟。(夏茂盛提供)
    图为一群天鹅在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上空的蓝天白云下飞翔。吕淑梅 摄

        捷克地处欧洲腹地,全境各处被大片森林、花草覆盖,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怡人的气候,良好的环境,绝不仅是大自然的天赐,而是政府和民众多年来努力与呵护的结果。

        “黑三角”的难忘记忆

        捷克长期受奥地利帝国和后来的奥匈帝国统治,是奥匈帝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占帝国领土十分之一多一些的捷克地区和斯洛伐克组成共同的独立国家,并继承了奥匈帝国70%以上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祸得福的捷克斯洛伐克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十个工业国家之一。

        捷克环境署专家雅娜·切尔玛科瓦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捷克“一直是欧洲生活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尤其在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企业密布的北部地区,由于工业废弃物和硫酸化合物的高浓度排放,那里的降水比正常ph值的酸度高出十几倍。严重的“酸雨”犹如“空中死神”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遍体鳞伤”:成片成片的森林枯死,没有花香鸟鸣;河水又黑又臭,没有游鱼生物。雾霾频现,特别是出现“逆温”天气时,黄沙蔽日,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之高,“令人窒息”。

        上世纪8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北部以及东德东部和波兰南部三国接壤的三角形地带,因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整个地区被称为欧洲的“黑三角”。曾多次到这一地区采风的捷克摄影家库德尔卡表示,至今仍对当年那里“月球一样的景象”记忆犹新。

        谈起造成“黑三角”地区当时环境状况惨不忍睹的原因,此间的新闻界同行什捷潘内克说,除了这里排污量大的企业比较集中,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容易形成逆温气候、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等客观因素外,主要是由于当时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差,长期以来只重生产和建设,环境问题成了无人问津的“灰姑娘”所致。

        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水等污染严重,不仅导致陆生和水生生物减少,也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多管齐下治理环境

        其实,早在1989年东欧剧变前捷克就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概念,并且有了一些旨在保护环境的“生态立法”,但是由于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保障措施不到位,环境治理成效不够明显。东欧剧变以后,为了尽快加入欧盟,捷克历届政府都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完善机构建设,加强环境立法。为了统一和加强国家对环保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捷克于1990年1月1日成立政府生活环境部,专门负责国家环保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和战略文件的起草。环保部成立后不久,又相继成立了负责环保专业技术研究和为国家提供政策咨询的“国家环境信息署”;负责环保各个领域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国家环境监测署”以及“国家自然景观保护署”。

        其次,调整财政政策,加大环保投入。东欧剧变后捷克转向市场经济,财政成为国家政策的主要手段。不断加大环保投资成为剧变后捷财政政策的明显特点。2009年捷用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投资达234亿克朗(约合10亿欧元),近几年来虽有略减,但每年仍达10多亿美元。

        第三,改造经济结构,推进技术改造。捷剧变后加强环保的重大举措之一是,调整产业政策,改造经济结构,压缩高能耗、高污染工业生产能力,甚至果断关闭了一些技术落后的高污染重工业企业。同时,大力推进对现有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在国家及欧盟资助下,一系列现代化节能、环保项目得以实施。目前捷克公共排水系统96.2%的废水得到净化。在高污染的“黑三角”地区,捷克与德国合作实施了欧洲最大的易北河污水净化工程。截至2005年,两国在易北河沿岸兴建了129个新的污水处理厂,并对几十个老厂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第四,鼓励全民参与,依法加强管理。国家环保部每年公布国家《环境报告》,评估国家环境状况和改进方向。国家环境信息署定期、不定期地出版环保刊物和宣传资料,加强全民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并鼓励全民参与环保。市政垃圾分类制度是全民参与的形式之一,此外,群众监督也是全民参与环保的具体体现。

        成效显著但仍有差距

        最近20多年来,捷克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据捷媒体报道,欧洲闻名的“黑三角”虽然迄今仍未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当年的特征已成为历史”。捷克环保人士认为,捷是最近20多年来“欧洲环保成绩最大的国家”之一,生态、生活环境经多年努力已然今非昔比。

        国家投入最多、改善最明显的是空气质量和水质。捷克《环境报告》显示,到2005年捷克的空气清洁度已经比1990年提高了近10倍。在“黑三角”覆盖的地区,除了个别地方以外,空气质量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已达到经合组织和欧盟的平均水平。克鲁什山脉等过去的“酸雨”重灾区旧貌换新颜,重新恢复了盎然生机,蓝天下满目青山,鸟语花香。易北河经过治理水中的有害物减少了9成以上,河水碧绿如初,水獭、鲑鱼、河蟹等水生物种重回故里,沿河两岸又有了游泳区,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归于好。

        今天,捷克因自然环境优美被称为“中欧花园”,首都布拉格因自然、人文景观俱佳更有“欧洲花园”的美誉,到访外国游客常年络绎不绝。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人类健康。据报道,1990-2009年间捷克女子的平均寿命延长了5岁,男子延长了7岁,同期寿命延长时间居于欧洲前列。

        但捷克《环境报告》也显示最近几年的环境情况“不完全令人乐观”。环境指数的发展有的趋于停滞。特别是在污染较重地区(俄斯特拉发)和交通压力大的地区(布拉格),有些指数出现“恶化”。捷克人均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量,仍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有待继续努力改进。(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夏茂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