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公布了2013年交通排堵工作方案,打造600公里以上公交快速通行网络,实施排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畅通、提高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工程,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建设、畅通城市次干路、支路微循环系统100公里以上,优化调整80条以上公交线路,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打造公交快速通行网络
今年,北京将“治理交通拥堵”列为2013年拟办的32件惠民实事之首,力争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0左右(轻度拥堵),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6%。
为了提升路网管控能力,确保交通安全顺畅,今年,北京将打造由“轨道交通+公交快线”构成的600公里以上的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建成100公里城市次支路和微循环系统,完成120项区级疏堵工程。
地面公交快线网络形成“四专用、三放射、两环、一横”的格局:提高四条大容量快速公交专用线路通行能力;借鉴京通快速路模式,建设京开高速、京藏高速放射线公交通勤走廊;推进三环路、四环路快速公交环线建设;依托公交专用道和大容量公交车辆,建成长安街快速通勤线路。
建成、改造公交场站25个,优化公交线路80条以上。同时在四环路外轨道交通站点,建成1万个车位以上的驻车换乘停车场,吸引小客车在中心城外围换乘。完善和创新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制定机场大巴、校车、班车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实施办法。
建一批“排堵保畅”示范街
为了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北京加快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在中心城外规划建设大型商业设施,推动四环路以内大型批发商业市场外迁。
在繁华闹市中心城区,打造地安门内大街、鼓楼大街及景山周边道路公交、自行车、步行样板街;建设微循环畅通、停车有序、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连续的综合性“排堵保畅”示范街区12处。同时在地铁、公交场站、商业设施、居住区等周边,建设不少于480处自行车停车场,增开连接社区和地铁、公交车站的“袖珍公交”线路。
在城六区居住区新建4万个停车位,新增2万个错时停车位,施划1万个夜间临时占道停车位。创新停车模式,建设“一位一编号”的停车管理动态数据库。对机动车违章停车、违反区域限行、占用公交专用道等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推广电话叫车网络订车模式
调查显示,在城市,53.77%的人打出租车需要10分钟以上。针对“打车难”,北京将推广电话叫车、网络订车服务模式。探索建立预约专营服务车队,推行4小时预约承诺机制,提高预约叫车量和叫车成功率。
同时完善与出租汽车定位相适应的租价体系和与出车率相挂钩的激励方案;完善机场、火车站常态运输和应急保障机制,加快组建出租汽车保点运输车队,在客流密集点增设一批出租汽车调度站和扬招点,研究制定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
北京市交通委运营监测调度中心表示,北京将整合5个出租车监测调度中心,建立统一的出租车监控和运行平台,推出统一叫车服务电话,同时整合200多家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资源,推出智能手机客户端,市民下载终端后点击“我要打车”即可预约。
同时还将完善执法机制,重拳治理拒载、议价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及时处理反映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维护乘客利益。
自2008年以来,北京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0亿元,2012年公共电汽车日均客运量1394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673万人次,年客运量由2007年的58亿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89亿人次,公交出行比例由34.5%上升至44%。(本报记者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