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美国产生了以大陆作者为主体的“新移民文学”,涌现了这样的一群人:有深厚的“中国根基”,拥有深厚的西方人生体验,具备东西方交融的学养和思想。怀宇就是这样的一位。描绘她的文化人格,“之间”是关键词:东方与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汉语与英语之间,第一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洛杉矶的现实人生和重庆的童年梦幻之间,洋人的妻子与中国人的女儿之间。这“之间”,放置的是文学,闪耀的是思想。
怀宇的新作小说集《罗马·突围》所展开的国际性视野,所刻画的美国主流社会中个性鲜明、命运独特的人物,所体现的天份与匠心,确实值得领略,忽略了它,就错过一个体察地球上一处奇异风景、优美情调的绝佳入口。
小说的舞台,超越国家、种族、语言和宗教的樊篱,妙笔在“地球村”的角角落落自在漫游,这不是赶时髦,不是炫耀。国际元素并非外加的佐料,而是作品的血肉。而这个舞台的支柱,永远是中国情怀与中国记忆。只要看各篇的主人公,几无例外,都是中国来的、受过两国高等教育而后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裔就明白。
怀宇小说所表现的,不再是司空见惯的唐人街人物,而是以中国人为主角的美国主流社会某一部分;所反映的,不但是中国人内部的关系,而且是中国人与非中国人的关系。怀宇对那个以英语为交际工具、以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主宰的社会的洞察力,对诸般人物个性刻画的笔力,对异国情调的表现力,在《罗马·突围》中,到了叹为观止的田地。
《罗马·突围》的主题是“突围”,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罗马为主舞台的美国故事,嫁给富有但年龄相差悬殊的画廊老板杰克的中国丽人冰,本来满足于富裕安逸的生活,但自从在罗马旅馆认识了一位俊美的意大利和中国混血的男孩以后,“突围”的欲望蠢动,但被压抑下去;待到发现荒淫的丈夫设圈套,要把她引进“换妻”游戏以后,她的防线才渐渐崩塌。如果故事从这里跃入双人床,写冰和混血男孩的性爱,那仅仅是浪漫有余而哲学意蕴欠缺的出色肥皂剧。好在春云再展,从罗马的古格斗场,进入惊心动魄的“灵魂突围”篇章,突世俗束缚的围,突物质利害的围,突情欲的围,突肉体生命的围,一场血腥的地下格斗,紧张得教你喘不过气来。人类永恒的困境在此,无望而顽强的抗争在此。回肠荡气的故事中,冰的慧黠、自爱、对纯洁爱情的憧憬,在现实人生中的老练应对和面对诱惑时种种极奥微的反应,从容道出,一步一个惊奇。连那些次要人物:从混血男孩的血性到他妈妈的沧桑,从富豪杰克的洋式作派到墨西哥女佣的世故,描写无不到位。
《罗马·突围》的开头,写女主人公冰在豪华旅馆门口,第一次看到“俊美得像一尊罗马雕塑”的服务生,“冰缓慢地,转身、回眸、浅笑,轻盈之至,风韵十足,刻意给对面的男孩留点值得回味的东西”,她在有分寸地卖弄少妇的风情,但男孩子并没领会,“冰追着男孩的眼睛看,他转身,鲜红的后背像一堵宫墙。”红色的制服成了不可逾越的“墙”,是比喻,更是冰为自身的“心猿意马”下的“停止”令。点到即止,聪明女人的城府,你且细细体味。
“她试穿一件新上市的水绿风衣,又把配套的丝巾对折成三角,圈起头发与半张脸,扭头问我,‘像不像肯尼迪夫人?’冰善于一种索求加摄取的凝视,无论男女,在她的凝视中都有点手足无措。”这暗示,这动感,让我想起张爱玲无人可企及的绝妙散文《更衣记》。
《罗马·突围》所写,是凌跨国境线的精神“突围”,展示这一过程的人性面具和本相,它所抵达的广阔度和深刻度,堪称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