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回大地的时节,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政协大会现场,一个“特殊”群体的讨论进行得格外热烈,这就是政协大会的“海外列席”小组,成员是从全球各地来到北京列席政协会议的海外侨胞代表们。他们的到来为政协大会增添了一抹引人注目的“海外”色彩。
邀请海外侨胞列席全国政协大会,既是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发扬协商民主的体现,也是对海外侨胞们长期以来所作贡献的肯定。自2001年至今,全国政协已连续13年、共邀请了59个国家的364位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大会,邀请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展,受邀侨胞的代表性不断增强。今年,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比利时、以色列、加蓬等24个国家的39位海外侨胞来到北京列席本届政协大会。
有机会“列席”全国政协会议,亲身感受祖(籍)国政治气氛,令列席侨胞们备感荣耀;有机会“参与”参政议政,为中国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侨胞们弥足珍惜。会议期间,侨胞们围绕提升海外华侨华人形象、推动华侨华人融入与回馈当地社会、增进中外友谊与了解、促进家乡经济建设等畅所欲言,可谓“金点子”在交流中飞扬,“好提案”在讨论中诞生。侨胞们热议的话题多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难点,其中不少议题也是海外侨胞在驻在国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侨胞们饮水思源,心系祖(籍)国发展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侨胞们谋自身发展,促中外合作的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中华民族是勇于开拓、开放包容的民族。带着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由来已久。两千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徐福东渡的传说可算是中国人对外移民的较早期记载。如今,中国的海外侨胞人数已达4500万,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从最初的以中国美食打天下,到如今活跃在各行各业,侨胞群体中不乏行业精英、领军人物。无论走到哪里,海外侨胞们始终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用庆祝传统节日、创建华人学校、创办华文媒体等方式,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汇共存的过程中不断散发出非凡魅力,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动力和源泉。
“月是故乡明,音是家乡亲”。虽身处海外,但时空无法阻隔侨胞们的中华情怀。回首往昔,一代代侨胞曾带着对民族富强的美好憧憬,回国投身革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招商引资的政策感召下,大批华侨回国投资兴业,为祖国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侨胞们内引外联,成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桥梁。在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侨心、侨力将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届政协大会已落下帷幕。列席侨胞们留下了海外侨胞为祖(籍)国发展贡献力量的赤诚之心,带走了祖(籍)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在北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成为他们向世人描绘“美丽中国”的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