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2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软实力

    作者:胡建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2日 16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根本,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我国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得以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一系列价值原则、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向构成,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统摄与引导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向。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体现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领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方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力量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其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时代发展的集中体现,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这表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和根本,构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着其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各国在充分重视自身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软实力的建设,把各国间软实力的竞争作为在国际关系博弈中取胜的关键。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日益成为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以及民族心理等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可谓是兴国之“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快推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须推进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对国民的教育中。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另一方面,对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采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态度,在包容中谋共识,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再次,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兼具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拥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