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是听汇报、看材料,更要及时介入社会热点,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公信力。”9日上午,河北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廊坊市政协副主席、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化学室主任王学求代表呼吁地方人大改进执法检查的方式方法。
王学求代表举了一个事例,吸引了所有人。
他说:“前不久,山东某市一些企业究竟有没有打井排污,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起因是当地老百姓举报,一些企业在自己院内打深水井,将不敢明排的污水偷偷灌入深井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则很快作出回应:经过实地检查,没有发现偷排事实。政府的回应引起广泛的社会质疑。新闻媒体再次采访,有群众说看见了,还有群众说曾参与过打井。是与非,真与假,人们一时间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其实,澄清事实很简单,只要当地人大及时介入,组织技术力量,从深井中提取水样进行检测,与被举报企业产生的污水一比对分析就行了。是否排污,一测便知,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没有问题。而不至于让这一事件持续发酵,引起一片质疑声。”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