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方莉、刘彬)在今年政协两会驻地北京会议中心,记者发现,一个收集报纸的“爱心屋”引得众多委员驻足观看,这是中华慈善总会在两会期间为先心病患儿募集救助经费而设置的,也是自2008年发起的“一张纸献爱心”慈善工程的一部分。
两会期间,北京友谊宾馆、铁道大厦等所有代表委员驻地都设置了这种“爱心屋”。记者了解到,每天都有许多与会议内容相关的报纸发放给代表委员们取阅,而过了时效的报纸则由代表委员们投入这个废旧报纸箱,报纸回收之后的钱款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孩子的手术。
据中华慈善总会志愿者徐镱轩介绍,“一张纸献爱心”走进政协委员驻地已经3年了,今年在人大代表驻地放置是第一年,反映相当好。很多代表委员表示,这种行为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能变废为宝,还能做公益,很有意义。
作为老新闻工作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的翟惠生委员,一直关注着这一善举。在调研中,翟惠生委员发现,最先从常州试点的“一张纸献爱心”活动,5年时间共收集废旧纸张近8000吨,变卖后得到570多万元善款,为常州市82名贫困家庭的先心病儿童实施了手术治疗。今年,翟惠生把一份《建议在全国推广“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带到会上。“现在有近200万的先心病儿童在等着手术,他们需要的手术费大概要40亿元,如果我们把这些报纸回收,能卖30亿元,那么这个缺口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