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赵振铣委员拿起政府工作报告向大家展示:“第8页到第9页,有1页多的内容是在总结过去五年的民生工作。后面又用了4页的篇幅,建议要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么大的篇幅,前所未有。”
赵振铣委员说,民生政策的受益对象主要分布在基层,但是基层政府作为落实民生政策的主体,却存在机构不健全、履职能力薄弱的情况。
“这就像水库建好了,水渠也建好了,但是还有最后一公里毛渠没有建好,怎么去灌溉农田呢?”赵振铣委员说。
他的发言立即引来了附议:
“在地市一级,我们很多部门都涉及民生服务职能,但是到了乡镇和街道,这些服务要么很差,要么干脆就没有!”
“养老、儿童福利、合作医疗等要人来推动,但是在基层,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根本没有人管。”
“没有人专门来做这些事情,导致很多好政策在基层贯彻不顺畅,群众也不满意。”
“应该壮大乡镇和街道的民生服务力量。”赵振铣委员说,可以考虑以工商、税务等基层派驻机构为平台,在乡镇和街道设立民生服务站,在村(社)设立民生服务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一个窗口对外”的民生服务格局,提高民生政策的执行效率。(本报记者 周洪双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