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参加两会前,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委员做了个统计,就是看一个国家的城镇人口占比从20%发展到40%,用了多少年。答案是:英国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50年,德国用了77年,日本用了33年,中国用了22年。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通过城镇化,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有近五千万留守儿童,近三千万留守家庭,还有数千万留守老人。这样的留守,关乎中国未来几代人发展的素质,而这个问题必须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说到这里,周汉民委员的情绪有些激动。
“中国的城镇化,核心问题是人的城镇化——就是安居乐业,热爱脚底下这块土地。”
2010年发生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一个故事,至今令周汉民委员难以忘怀。
“起初,佛得角——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万的非洲小国,将自己的国家馆日定在7月16日。谁知快到日子时,该国外交部来了一个照会,说要将国家馆日调整到9月16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总统要等一位做心脏病手术的女歌手身体康复后一同前来,她的名字叫西西里。”
那场演出被安排在9月16日晚上8点。“女歌手唱的歌旁人听不懂,但总统却听得热泪盈眶。我悄悄问他,您干吗这么激动,他说她在唱一首土语歌,唱她的国土、她的村庄有多美丽,希望这个村庄的姑娘不要跟别人的商船走了,应该留下来建设脚下的土地。”
后来,周汉民委员听说那个女歌手去世了,而上海也成了她出国访问的最后一站。
“我讲这个故事想说什么?中国的城镇化要向何处去?其实就是看人民对脚底下这片土地有没有感情,是不是真心想发展。”周汉民委员强调。
在周汉民委员眼中,中国的发展需要发展农村,但发展农村不能忘记首先需要发展四个要素——教育、医疗、交通和通讯、就业。“因此,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新农村化,是就学、就业、就医、交通和通讯的现代化,更是对脚下这块土地充满热爱的城镇化。”
(本报记者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