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市长申长友代表:
“发展是为了人民,民生幸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的效果如何,要看群众的幸福指数是否与当地的发展指数同步。”山东省东营市市长申长友代表说。
记者: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东营如何同步改善民生?
申长友代表:民生改善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民生。东营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融黄蓝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于一身,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黄蓝经济区建设一定要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否则就有愧于全市人民的期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保证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就是为了让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绿色崛起过程中,我们也加大了对利民工程的财政投入。2012年,我们实施了生态文明村居建设工程,广泛种植树木、硬化路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记者:怎么理解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相互关系?
申长友代表: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真正的幸福生活。东营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重要抓手,以勇于担当的精神,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生态之路,实现绿色崛起。
我们要以高端的生态产业为发展方向,不追求单纯的速度和总量,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持续度。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秀美城市,打造森林环抱、水系环绕、绿荫棋布、湿地相间、鱼鸟共生的城市画卷。
记者:在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东营还有哪些具体举措和规划?
申长友代表: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东营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2年工业生产总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呈现出勃勃生。
我们将通过绿色崛起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崔相国 李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