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9日电(记者梁捷 通讯员连瑞谦)日前,中国(国际)乌鸦文化节在京正式启动。乌鸦节期间,将举办乌鸦民俗雅集、乌鸦动漫节、国际乌鸦狂欢日(无压日、无涯日)、国际乌鸦文化旅游节等。
乌鸦图腾属于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和古老民族与其他生灵相敬互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
据民俗专家称,乌鸦善于将松籽埋藏在山石泥土中来“储粮”,而有无数颗松籽被遗忘藏址,起到了绿色造林的功效;另外乌鸦有反哺、长生、多智、警示、无二过特性,乌鸦雌雄一对相伴终生,最长寿的能活到30年,对我们弘扬孝道、敬老爱幼的传统有借鉴意义。与会专家学者倡仪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定为“国际乌鸦节”,中国民间讲究在这一天“反哺”感恩: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回报知遇之恩、滴水之恩,讲究在这一天门窗上贴挂乌鸦反哺剪纸年画。“乌鸦”谐音“无压”、“无涯”,有新年无压力的寓意。
国务院参事、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任玉岭、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等,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驻华使节等国内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