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村落云藏。庄稼难长……”这是记者在广东省连南县三江镇的高寒山区移民新村村口看到的碑文,它诉说瑶胞生活的艰辛。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粤、湘、桂交界处,原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石灰岩贫困山区。2009年,连南在全省率先开展高寒山区整村就近搬迁工程,新村建设4年过去了,如今瑶寨是否大变样?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驱车4个多小时,从广州来到连南瑶族自治县规模最大的移民新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钟韶彬告诉记者,如今高寒山区移民新村已建成4期共20栋楼房,安置高寒山区瑶胞400户1068人。
记者走进粤北山区连南瑶寨自治县三排镇敦龙瑶寨,只见一栋栋白色的两层小楼有序地沿着缓坡排列。移民新村现有40户居民共150余人,全部是从连水村搬来的瑶胞村民。记者在村口碰见唐亚木三妹,她是从高寒山区搬过来的瑶族村民:“原来的房子住着危险,用电都不方便,来这边以后,有了新房,有了电灯,其他问题也都解决了。”唐亚木三妹说,她在移民新村扩大了种茶面积,种植桑蚕面积达12亩,总收入6.3万元。
三排镇连水村党支部书记盘泽辉告诉记者,近年来,连水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和油茶等“一村两品”的特色产业。全村蚕桑和蚕房面积分别从2008年的900亩增加到2012年的2380亩,形成了野猪洞、敦龙洞和十月坪3个蚕桑基地,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种桑养蚕对温度、湿度、通风三大要素要求非常高,随着电力供应稳定性逐渐增强,连水村的养蚕业用上了温湿自动调控器,有条件的还改用了节能环保空调,大大提高了养蚕的产量和质量。
走进住户唐大叔的家,他正坐在沙发上悠闲地抽着烟,看着电视。“以前住的房子电压不稳定,像春节这种用电高峰期,电灯都一闪一闪的,有时还要靠油灯和蜡烛来照明,水也烧不开,饭也煮不熟。到这边以后,供电部门拉好了电,不仅电灯够亮,家里还添了电视、冰箱、电饭煲等电器,生活好了很多,”唐大叔满脸笑容地说,“今年过个舒服年。”
三江供电所副所长胡玉良回忆道,当时新村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地,笨重的变压器无法用车送达配电房,供电所员工就用最原始的办法——木滚轮运载车运送上去。新村落成后,供电所又简化用电报装流程,先装表通电,再补办手续,让村民们一搬进新家就可以过上亮堂的生活。(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黄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