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下午,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南嵬石村的龙山娱乐休闲广场上,莱芜梆子剧团正在演出。台上唱得高亢激昂,台下看得神采飞扬,好不热闹。在后台,下场的演员们正弯腰从脸盆里撩着冷水洗脸卸妆。“辛苦吧?”记者问。刀马旦主演李伟抢着回答:“辛苦是辛苦,但是钱拿得比以前多多了。”
演员高兴,群众满意,这正是莱芜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真实写照。
作为全国唯一一支演出莱芜梆子的国有文艺院团,2007年起,莱芜梆子剧团开始实行奖金分配与演出场次、岗位差别、角色分配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同时采取竞争角色等措施,激发了活力。“我们拿出工资的30%作为绩效工资,奖励层层分明,只要参加演出就有演出补贴,一场10块,你演得多就拿得多。”梆子剧团团长李长生说。
“今天已经是演出的第二天了,我们一天3场,连演7天,场场不重复。此外,为了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我们带舞台带戏,连伙房都自己带来了。”说完,李长生指着不远处的厨房给我们看。
“演得不孬啊,唱得好呢,俺怪愿意听这个莱芜梆子。”84岁的李大爷和两位同乡打听到莱芜梆子剧团在南嵬石村演出,起了个大早,赶了20多里路前来看戏。戏演完,李大爷意犹未尽,又买了《金玉奴》《少年包公》《姊妹易嫁》等光盘。
记者了解到,改制以后,莱芜梆子剧团人员的工资及各项社会保障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而且年年增加。有了固定的收入,剧团成员都把精力放在了排好戏、演好戏上面。消除了资金的后顾之忧,梆子剧团生存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增,一年能在乡镇农村演出300多场,而且精品频出。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剧团2012年创排的廉政戏《儿行千里》。去年3月份剧团将这出戏带到北京演出,赞誉不断。
在莱芜市凤城西大街路口一幢简易小楼的4层,记者看到,16位老人正跳得起劲。这些老人是来自“莱芜益寿堂艺术团”的演员,年纪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他们中间,有国家一级演员,还有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跳的舞也不一般,正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锣子”。虽然年龄不小,但是每个演员都生龙活虎,跳得有模有样。
见到莱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玉惠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亓祥云来看望大家,艺术团成员都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部长,我们最近又排了不少新节目,给您看看?”说着,他们拉开架势,接连表演了山东柳琴、花鼓锣子、莱芜梆子等好几个节目。“您看跳得怎么样啊?”“唱词唱腔都把握得很好,动作也很到位,有些细节还可以多练练。”毕玉惠看得仔细,说得也专业。
据介绍,市委宣传部把这个团当成发展群众文化的示范骨干团体,每年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万元资助他们租场地,并给艺术团创造各种演出机会,还让他们为市里培训文艺队伍。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一块小场地,可这个“龙头”对全市群众文化的带动起了大作用。
在政府的帮扶下,莱芜如今把文化惠民的工作做得脚踏实地又红红火火。(本报记者 方莉 赵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