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跃华 通讯员李静)近日,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投放200辆公共自行车,供学生免费“借骑”。至此,厦大三个校区都有了免费公共自行车,累计近2000辆。
公共自行车是近年来厦大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又一举措。长期以来,厦门大学以“既要严管,也要厚爱”的理念对待学生,将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将一颗颗爱心和感恩的种子深植学生内心。该校校长朱崇实说,“今天,他接受了母校的爱;明天,也会把爱心送给别人。”
从2008年开始,厦门大学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在全国高校率先让学生享受到了免费米饭,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而且让学生接受了节俭珍惜教育和感恩爱校教育;与此同时在学生宿舍中安装了空调、门禁系统、热水器、保险柜等,让学生在安全与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学习。
不仅如此,该校还积极搭建校生、师生、生生等不同层次的“面对面”平台,走进学生内心,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倾听·信任——校长有约”早餐会由校长亲自主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现场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名师下午茶”上,潘懋元、郑小瑛、田昭武、张乾二、邓子基等一批校内外名师名家先后走近学生,交流为学为人体悟;“凤凰花开”专题网站设有“校长有约”、“湖畔咖啡”、“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信箱”和“我要留言”等版块,现已成为该校校领导、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外文学院“院长COFFEE TIME”、医学院“院长零距离”、化学化工学院“化里化外”名师系列访谈等一个个精心搭建的交流平台“遍地开花”,不断拉近着学校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学校已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和“暖心人”。
在浓浓的爱心环绕下,厦门大学学生爱国、爱校、奉献社会的热情得到广泛的激发。公共事务学院2011级研究生龚紫钰说,“在厦大读书很幸福。在一种关爱的氛围中成长,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爱和感恩之情。今后,若我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话,也会倾力相助。”据统计,厦门大学目前约有2.8万名志愿者。五年来,该校青年学生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近200万小时,形成了扶贫支教、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大型赛会、汉语志愿者等较为系统的六大志愿服务类型,涌现出了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南强乡村学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爱在乌蒙”暑期社会实践队等一批“明星”志愿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