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眼中的夜空,是一片奔腾翻滚的能量。剧烈爆发的星光之下,村庄安宁静寂。大地的天空交界处,是火焰般燃烧的柏树——那是习惯上与死亡与哀悼冥冥相联的植物。但于梵高而言,死亡并非不吉利之事。“仰望星空常常让我陷入梦境,”他说:“为什么?我问自己,为什么天空闪烁的亮点,不能像地图上的标记那样,让人接近?人又为何如此祈望,能搭着死亡之车奔向星星。”
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梵高这样述说:“早晨,日出之前,我看这片乡野景色,除了那颗耀眼的星星,看不清其他,而它,看上去硕大无比,主宰着大地。”
梵高信中提到的星星,或许就是这幅画中靠近画面中心偏左下位置的那颗巨大的白色星星。村庄则有虚构的成分,教堂的尖顶让人想起梵高的故乡——荷兰。同姊妹篇《橄榄树》一样,这幅画同样缘于想象和记忆。它摈弃了印象主义的原则——对自然的忠实——而选择的激荡的情绪和浓烈的色彩。正像这幅充满激情的画作,梵高用自己的作品为后来的表现主义绘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怡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