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汝菲 记者潘剑凯)弘扬“最美”有良好载体,“寻找身边的感动”活动激发广大师生从生活中发现、传递和分享“最美”,是弘扬“最美”的良好活动形式,对高校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近日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的“‘寻找身边的感动’与道德建设”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对此产生共识。
今年6月23日,本报在一版刊登了《浙江工商大学寻找身边的感动》,文章引起了较大反响。6月24日,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赵洪祝对文章作了批示,肯定浙江工商大学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活动有特色有成效,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具体抓手,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举,对于培育大学生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有意义,号召全省高校深入学习和推广。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教授在会上指出,所谓“最美”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弘扬“最美”的最好方式是活动。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先春认为,“寻找身边的感动”发掘凡人善举,与“最美”一脉相承,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践行了道德教育是“一个心灵打动另一个心灵”的理念。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社会文明协调处处长顾承甫认为,“寻找身边的感动”使学生作为道德建设的主体真正有效地参与到道德实践中来,且持久、广泛地开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培养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审美,是弘扬“最美”的良好载体。
浙江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寿灿说,“寻找身边的感动”立足师生学习生活、注重道德体验与实践,是弘扬“最美”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获得了省委和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接下来,学校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凝练活动内涵、改进活动机制、提升活动品质,把“寻找身边的感动”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