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2月9日电(记者毕玉才 通讯员许南)记者日前从东北大学了解到:为了鼓励学生搞科研,东北大学规定,无论是个人还是班级,只要有参与科研创新的想法,都可以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在网上申报,一旦通过相关专家的评审,除了会获得相应的资金资助,学校还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在东北大学,50%以上的学生都曾深度参与过科研项目。”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主任张立志告诉记者,“在学校注册的100多家学生社团中,科技类社团越来越多,像东北大学物理协会、创意设计社团、数学建模俱乐部等都是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
据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金铃介绍,“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这四大针对本科学生的科普节,在学生科技创新中起着很好的引领作用。今年夏天以来,东北大学学生在一系列全国大学生科研、创新比赛中蟾宫折桂: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一等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七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这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
如果说广泛的科普活动为同学们开启了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那么,系统、专业的科研训练则把同学们引进了学术研究的“深海”。早在2007年,东北大学就成立了学生创新中心,并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生创新中心相广海老师告诉记者:仅2011年,东北大学就实施创新项目190项,项目研究基本涵盖了全校各个学科,参与学生575人。
广泛的科学实践结出丰硕成果: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东北大学学生先后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824项,共有1297人次获奖,本科生成功申请国家专利88项;发表论文241篇,连续3届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