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维也纳11月22日电(记者方祥生)为纪念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5周年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参与“补天行动”20周年,由中国艺术家袁熙坤创作并捐赠的“女娲补天”雕塑,11月21日正式进驻维也纳联合国中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成竞业大使在揭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女娲补天”的精神及中国在保护臭氧层方面的行动。他着重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西川泰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行动部代理主任柯林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愿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据悉,中国是联合国工发组织1992年参与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投入项目和资金最多的国家,目前已在中国完成90多个项目,投入资金约占其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项目资金总额的40%。
中国艺术家袁熙坤曾于201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艺术大师”的称号。他创作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这次“女娲补天”雕塑的创意来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他借助“女娲补天”的精神来呼吁国际社会保护臭氧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赵彬、国际组织代表、各国常驻联合国使节等近200人出席了当天的雕像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