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远离“甜蜜”的烦恼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06版)
    照片说明: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郑州人民医院组织大型义诊活动,免费为咨询者进行血糖检查,并开展咨询指导、健康讲座等服务。图为一位护士展示便携式血糖仪。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共同关注——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的主题活动上,“我们要让公众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并且知道这种病是可预防可控制的疾病。”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指出,我们要使公众——

     

        近年糖尿病发病率趋于年轻化

     

        针对有些公众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田向阳指出,“这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虽然老年人的患病率高于年轻人,但是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趋于年轻化。如果不注意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身体过度肥胖,年轻人也容易患糖尿病。”

     

        “所以,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田向阳解释。

     

        目前,我国患糖尿病总人数已超过9000万,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专家指出,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治疗,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失明、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在我国,诸如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已呈现暴发流行的严峻态势,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指出。

     

        仅约四成糖尿病患者知晓自己患病

     

        “根据我们做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仅约四成知晓自己患病。”杨文英指出,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也仅有约三成患者得到控制。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指出,我国公众普遍缺乏预防控制糖尿病的知识,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治疗、并发症等认识水平较低,存在大量认识误区。

     

        “很多公众认为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吃糖或吃甜食太多造成的,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主要是控制糖或主食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只要服药就行,控制血糖越低越好,只要多吃点降糖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糖尿病监测只需要监测血糖就够了……”田向阳解释。

     

        对于有些患者盲目认为保健品能够治愈糖尿病的认知误区,田向阳强调,实际上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疗,更不能治愈糖尿病。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只适应于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毛群安指出,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控制糖尿病不能只服药,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心理平衡、科学运动、科学监测等等。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要定期血糖监测

     

        毛群安指出,糖尿病是被联合国慢病峰会确定的重大和需优先控制的主要慢性病之一。

     

        “糖尿病是可预防可控制的。”杨文英强调,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杨文英指出,但是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表明患者已经到了糖尿病病程的中后期,对治疗是不利的。

     

        “所以,有些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首先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公众,40岁以后应该每年检查血糖。而且,我们根据分析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兄妹都得糖尿病了,那么这个人患病的机率比仅有父母患病的还要高。”

     

        杨文英继续说,除了家族史以外,年龄也是糖尿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于45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没有家族史都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此外,如果近期有腰围和体重明显增加、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以静坐为主要工作生活方式等情况中的一种,也要定期检查血糖。

     

        田向阳指出,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监测只需要监测血糖就够了,但实际上,糖化血红蛋白也是监测糖尿病的主要指标。

     

        而对于目前“糖娃娃”有增多的趋势,杨文英指出,遗传和肥胖是导致孩子得Ⅱ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因素。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还要求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达标。”田向阳解释。本报记者 金振娅

     

        链接    

     

        联合国糖尿病日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功能缺陷所致。糖尿病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增高,从而危及体内很多系统,特别是对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最大。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病最为常见。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5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300多万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发作、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与糖尿病有关的死亡人数将增加三分之二。由于人口老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球化的综合因素,这一疾病日益变得更加普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