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和任务。但近年来,这座老工业基地迈进全国“双三”城市行列,在苏北以市为单位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谈到转型的动因,江苏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代表很有感慨:“近年来,我们党对发展模式、发展思路的不断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这让我们的转型升级驶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据曹新平介绍,进入21世纪,江苏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等“八项工程”,以此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主要抓手,同时把进一步促进苏北发展作为解决江苏南北问题的关键点,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启动三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园区共建、干部输送等。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徐州在转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徐州特色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徐州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力量,通过激活高校资源,做大企业技术平台、推进人才集聚战略,用科技助推转型,创新引领发展。如今,徐州高新技术产业连续三年增长70%,增幅位列江苏第一;实现了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谈及十八大及未来发展,曹新平信心满怀:“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经济正走向发展关键期和改革攻坚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寻求更多的科学发展之道,去创造新的辉煌。”(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