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华南理工大学将迎来60周年校庆。这所矗立在南粤大地上的高等学府,已经在60年办学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在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当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又将如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近日,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
大学精神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记者:华南理工大学即将迎来60周年校庆,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回顾学校的历史,有着什么样的精神源头和文化传承?
杜小明: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是由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工科院系和专业组建而成。这些学校是早期中国南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继承和发扬这些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精神文化品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比如学校是在广州石牌原国立中山大学校址上建立的,也就是现在的华南理工五山校区。这个校区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选定的国立广东大学石牌校区,孙先生逝世后,为纪念中山先生,将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52年中大迁往岭南大学校址,这里就新组建了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时至今日,原国立中山大学建造的大部分建筑都保存使用到现在,依然是学校重要的办学场所和历史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原国立中山大学等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对学校精神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潜在的、深层次的。
记者:组建成立60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又形成了什么样的精神文化追求?
杜小明:60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在继承历史传统和自身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可以凝炼为“厚德尚学、务实创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这16个字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又有国家时代精神的智慧光芒,更是一代代华南理工人长期实践、身体力行品格风范的结晶。
“厚德尚学”是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华南理工人共有的精神品质。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始终强调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成德为先、求知为重,注重师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重视培养师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志向。比如,学校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首先强调的就是“重人品”;学校明确提出了“学术立校”的理念和战略,强调要把学术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基本导向。
作为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又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华南理工人养成了务实求真、不尚空谈、埋头苦干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学校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政产学研用合作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自强不息”集中体现了华南理工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在60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勇于攀登教学科研高峰,从成立时的多科性工学院发展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并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根据2012年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结果,学校已经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追求卓越”既是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目标的体现,也是华南理工人的优秀意志品质。早在建立初期,学校就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要办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跻身于全国先进院校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要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60年来,历代华南理工人都朝着建设一流大学的方向矢志不渝地前进!
文化兴校成为华南理工发展战略
记者: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如何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杜小明:学校将“文化兴校”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和理念来推进实施。2003年,学校明确提出“文化兴校”战略。2012年,学校党委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学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建设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记者:华南理工大学实施文化兴校有哪些主要举措?
杜小明:实施文化兴校,就是深入地对学校办学理念、制度规范、历史传统、大学精神、校园环境、景观建筑、杰出人物以及校风学风、校训校徽、师风师德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文化活动等进行挖掘、研究、提升,提炼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共有的价值理念,并深刻地融入到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载体中,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通过对办学历史的深入挖掘,华南理工大学积极弘扬大学精神。近些年,学校通过启用新校徽、校训,开展校训解读、“大学精神”凝炼、办学历史追溯以及建设校史馆,组织编写校史和名师丛书,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科技成果展、建校60周年办学成果展,举办“我把青春献给您”为在学校工作40年以上教职工颁发荣誉奖等活动,努力让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历史和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大学精神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激发他们爱校、荣校的意识和精神。
学校实施精品文化工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目前已打造出一批校园文化的品牌,包括“科技文化节”、“社团活动月”、“研究生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邀请杰出校友作报告谈人生、谈创业、谈理想信念等,以及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这些活动对学生文化素质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对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教育部举行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奖评选中,学校获得了一次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校园人文景观有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学校十分重视对这些景观和建筑的保护,并发掘其文化教育功能。比如,利用60周年校庆契机,学校对一批古建筑进行维护标注,为学校先贤塑像、著书立传等。学校也十分重视新建筑、新景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比如大学城校区在规划、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原样移植著名景点到新校区等。
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记者: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什么创新性的举措吗?
杜小明: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高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知识和科技创新是这类高校的重要使命。这其中,创新文化的熏陶、引领、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学校十分重视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建设基地、加大投入、开展活动、政策激励等措施,努力营造和形成一种学校鼓励创新,师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学校一种基本的办学理念,成为师生的一种信念、精神和价值取向。
比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每年专项投入500多万元,资助学生各项科研实践计划;在校外建立近400个本科生实验创新基地和3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一流科研机构合作组建创新班,多学科交叉集成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其中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基因组科学创新班”,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有30人次作为并列第一或署名作者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20篇,在国内外科教界引起了积极反响。近几年,学校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课外科技竞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连续三届获得特等奖,4次获得优胜杯,并进入前10名;在近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5项金奖;机械类创新班学生魏骏杨获得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
记者: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何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闪亮的品牌之一?
杜小明: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局限于课堂、实验室和校园,而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锻炼创新能力,同时增强为国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学校积极鼓励、支持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岗位实习、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几年围绕“农民工返乡”等主题开展的社会调研活动更是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团中央等中央部委及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学校工商管理学院创办并连续开展25年的“清明义工”活动,被评为“广东志愿服务20周年最具影响十大事件”、第七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奖”。学校艺术团多年来坚持深入城乡基层演出,已打造成“与南粤人民心连心”品牌。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机构,文化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也是大学办学兴校的深层推动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不仅对于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而且对于增强大学长期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原动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韶菁 德林 梁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