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

    让青年教师阔步走在阳光大道上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7日 06版)

        9月7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举行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聘任仪式。在掌声中,校长王迎军向10名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教师颁发聘书。作为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学校进一步打破了对聘任职务和任职年限的限制,打通了青年教师直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路径。这一举措,延续了华南理工大学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校内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人才理念。

     

        这样的政策,让学校的青年教师兴奋不已。他们表示,将以这些青年教师为榜样,把追求卓越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

     

    坚持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像这样的政策,华南理工大学还有很多。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就设立了华南理工大学青年科研基金,专门资助青年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前期探索;从2008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将绝大部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40岁以下青年教师;学校三年间拨出近1亿元专款,实施了分层次引进人才的“百人计划”;学校还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积极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为他们设立培育项目,鼓励他们交流深造,以促进他们的学术成长,助其成才。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远清教授在华南理工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他在学校支持下,先后赴香港地区、日本、新加坡进行长时间合作交流,回校后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2008年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回顾自己在华南理工的学习、工作、成长经历,他认为学校为年轻教师创造了成长成才的好环境。

     

        有别于被“送出去”交流培养的李远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勤远教授则是“引进来”后积极培养扶持的例子。张勤远2003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在学校各项青年教师培养政策和计划的帮助下,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9年,他被研究生评为首届“我最喜爱的导师”,2011年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创新“大师+团队”的金字塔式队伍建设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曾经说过,不是光有硬件就能建高水平的学校,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1999年开始实施的兴华人才工程,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四期,学校积极倡导“大师+团队”的模式,以高水平领军型人才为核心,构建高水平的梯队。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年轻教授黄飞,在学校的支持和团队带头人曹镛院士、彭俊彪教授的带领下,一直从事聚合物光电材料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2011年,年仅31岁的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带领的团队,有着老中青相结合的金字塔式结构。团队由富有经验的建筑大师负责建构创作核心理念,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梯队,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可以独当一面,完成各种协调和深化工作。在这种机制下,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中团队成员倪阳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汤朝晖、郭卫宏、刘宇波、罗建河、王扬、吴中平、张振辉等人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

     

    构建青年人成为教学、科研生力军的激励机制

     

        挥洒青春的汗水,收获甜美的果实。多年的积累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学校进入加速发展期。据统计,近五年,学校有1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历年获批总数的54%。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先后选拔培养的青年人才成为各团队的负责人、学术骨干,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如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研究员凌飞,2011年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在她的带动下,她和她的团队充满活力,科研气氛浓厚,就连聚餐时的闲聊都常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学术讨论会。

     

        从香港科技大学引进的理学院副教授梅军,今年3月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而从2000年至今,该研究领域能够在Science、Nature及Nature子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总计不超过10篇。其中一位审稿人评价梅军的论文是声学超材料领域的“游戏规则颠覆者”。

     

        2012年8月,根据上海交大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华南理工大学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学校在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成果。恰逢学校60华诞,乘学校发展之东风,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正释放最大的热情,形成雄厚的合力,沿着学校铺就的阳光大道,不断瞄准下一个奋斗目标,为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奋勇前行。

     

        (陶韶菁、李文芳、卢庆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