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与时俱进地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等重大活动。这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凝聚广大党员信心和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成功实践,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伟大创举。深入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的新鲜经验,对于深化认识和自觉运用党的建设规律,始终保持和充分发挥党的各方面优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重理论武装、理论指导,凝聚科学发展的思想共识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头脑、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点。历史经验表明,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推动我们的事业大进步大发展。十六大以来的教育实践活动,都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实践。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全党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广大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科学发展观得到普及深入;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正在干的事情为中心,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强调重视学习、加强学习,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政策措施和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增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发展、统筹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推动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实践证明,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党的理论优势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党的事业就能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就有扎实根基。
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汇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理论一旦为广大党员干部所掌握,就能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十六大以来的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将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和实际行动,促进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地区部门和单位中心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各级领导的欢迎。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党的十六大各项重大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来开展,努力做到教育活动与生产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发展规划,强化发展措施。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过去、分析现在、规划未来,明确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修订完善发展规划。各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锐利武器,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决策部署,使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创先争优活动注意搞好与学习实践活动的衔接,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落实,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各地坚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创先争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了重要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学习、促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认清责任使命,提升工作本领,凝聚发展力量。实践证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大实践和最重要的检验。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的建设就能与社会同进步、与人民的期待相契合。
注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强化群众满意的价值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体现。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经验。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努力推动党的惠民政策落实,推动群众关注问题解决,推动干部作风改进,赢得群众好评。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行“开门”搞教育,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深入基层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实施整改措施,把整改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生活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群众,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贴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具备整改落实条件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使群众关心的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受到群众欢迎。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生活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各地把开展群众评议作为推动和检验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以评促干、以评促改,让群众看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变化。实践证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党的工作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实践党的根本宗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标准。
注重加强基层、活跃基层,激发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
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保持和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组织体系,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组织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靠基层党组织独立负责、积极工作,也要靠全党教育实践活动统筹推动、形成合力。十六大以来的教育实践活动,都把加强基层组织、激发内生动力作为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各地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就业帮助、创业服务、权益保障等工作,努力形成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格局。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和先行组建群团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使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通过开展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集中表彰和党员“闪光言行”评选展示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促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通过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三级联创”和“三有一化”等,全面提升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三是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引导机关党员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企业党员立足岗位争创佳绩、农村和社区党员认岗履责承诺践诺,使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日常生活中走在前、作表率,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和完成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四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保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基层党组织办实事,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阵地做事。在农村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在社区积极解决基层干部报酬待遇问题,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加大农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为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坚强的基层组织,健全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巨大的组织优势。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是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重心下移、重视基层、服务基层,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确保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见效。
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建立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
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保持和发展,都需要健全严密的制度保障。党内教育实践活动把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作为重要任务,取得了丰硕的制度成果。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的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首先是健全领导体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市、县、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形成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坚持系统抓、抓系统,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情况,分别组建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的指导小组,强化部门责任,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领导机关与基层单位上下联动,形成了行业管理与行业党建互动机制。其次是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用基层经验指导基层实践,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坚持下去。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了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做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4个长效机制文件。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环保约束、民生保障、干部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对现有制度进行了清理,加强了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创先争优活动注重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建立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窗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三亮三比三评”、党员承诺践诺、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等方面的长效机制,推动每个党支部至少建立一项创先争优制度。各地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完善了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为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保证,是从制度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任务。注重落实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注重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构建符合基层工作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就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注重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积累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十六大以来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深刻回答了怎样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全党满意、让群众满意这个重大课题,揭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规律。一是坚持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有机统一。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党的建设的加强,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促进了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实现;党的任务的实现又为党的建设的推进奠定了更好的群众基础,创造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如此循环互动,就可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二是坚持党的先进理论与党员先锋行动的有机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习运用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起来,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教育实践活动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理论研讨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的良性互动。三是坚持统一部署与基层创新的有机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原则性、一般性要求与灵活性、多样性实践结合起来,让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都行动起来。实现了上级部署与基层创新、组织要求与党员意愿、“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良性互动。四是坚持总体目标与阶段重点的有机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阶段有部署、节点有高潮、经常有行动,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个永恒课题和长期任务阶段化、具体化,极大提高了党的建设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坚持发挥党员作用与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机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既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又为党员学习提高提供服务;既严格要求,又表彰激励,使党员感到有义务、有责任,也有权利、有温暖,增强了归属感、责任感,激发了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党员带头与群众参与的有机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群众路线,吸收群众参加,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党内活动影响社会、引领社会、带动社会的作用,形成了党员行动起来、群众带动起来的良性互动。七是坚持集中性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的有机统一。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领导,实现预期目标,为经常工作探索新路、提供经验;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把集中性活动创造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巩固和扩大集中性活动成果,使集中性活动与经常性工作有机衔接、相得益彰,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