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周口11月5日电(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王霞)十七届七中全会召开的消息传来,河南省周口市广大干部群众备感振奋。全会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认为这5年是不平凡的5年。5年来,周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工业弱市向工业强市、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谱写了追赶跨越的崭新篇章,这是向党的十八大献上的厚礼。
周口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粮食生产连续9年丰产增收。“长期以来,周口始终坚持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周口市市委书记徐光说。
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劳动力家门口就近就业,成为周口5年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有4129家,居河南省第二位。订单农业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每年都新增农民收入上亿元。
“5年来,周口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增速连续保持在20%以上,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周口市市长岳文海介绍说。
十七大以来,周口多方筹集资金建成11个产业集聚区,累计投资超过800亿元,拥有9大行业、48个专业园区。目前,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近700家,27.3万农民在集聚区就近当起产业工人,曾经的“人口包袱”正在转化为“人口红利”。
5年来,周口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文化产业风生水起。2008年太昊陵庙会以82万多人成为吉尼斯全球“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2007年以来每年举办“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成为河南省三大花卉旅游品牌之一。2009年,周口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