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就中国过去十年的精神文明发展专访了巴基斯坦前总统候选人、执政联盟之一的穆斯林联盟(领袖派)秘书长穆沙希德·侯赛因。
穆沙希德·侯赛因说,从经济上讲,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在本世纪内最终超过美国也将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历史的必然不仅源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更源自中国新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追求。侯赛因在过去十年中多次访问中国,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尚社会品德的国家。他说,中国社会的巨大道德进步为世界作出了榜样。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有具有伟大的品格和执着的精神,才能使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产生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国家走向富强,也使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以德治国,再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显示出中国党和政府对道德建设常抓不懈的重视。最近这十年是中国英雄模范辈出的十年,是中国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的十年,显示了中国人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中国人文化胸襟的展示,正在激励巴基斯坦人民,感动着整个文明世界。中国社会一直将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作为社会前进的主旋律,中国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成功地举办诸多国际盛会,其内在动力就在于此。
穆沙希德·侯赛因举例说,几个月前,经历了61年来最大暴雨的北京,集中展现了北京普通市民崇德尚义的精神品格。素不相识的私家车主到机场接送滞留乘客,一些商家打开店门为回不了家的人提供食宿,路人和救援人员奋力抢救被淹的车主,一名青年几个小时挡在没了井盖的下水道口等等,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灾难是一个民族道德风尚的“试金石”。在大灾大难面前,是各自为战、袖手旁观,还是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不同的选择,彰显着民族品格。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十年,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反而愈挫愈勇,众志成城,其救灾壮举体现了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质。与美国飓风灾害、加勒比地震和西欧夏季酷热灾害相比,中国人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表现,让人肃然起敬。侯赛因说,一位西方政要曾对他说,中国人一面抗击自然灾害,一面从容不迫地举办了一届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这证明中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
侯赛因最后说,只有富强没有文明的国度,是没有恒久生命力的国度;只有物质富足没有精神境界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会有强大的影响力。中国“最美妈妈”、“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司机”的报道,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崇德向善的当代中国品格正在影响着世界、感动着世界。(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