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星期日

    和村遗址:推开晋城盆地先秦考古大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04日 07版)

        本报太原11月3日电 记者李建斌、邢兆远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晋城市泽州和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该遗址是晋城盆地首次系统发掘出的先秦居址,新发现和出土的仰韶、二里头和两周时期的墓葬、陶窑、灰坑和大量彩陶、灰陶、石镰、单孔石刀等遗存,推开了晋城盆地先秦考古的大门。

        和村遗址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川底乡和村东南,长河西岸的台地上。此次共发掘700余平方米,清理灰坑98个,陶窑和土坑墓各1个,瓮棺葬2个。出土文物涵盖仰韶、二里头和两周等多个时期,其中两周时期遗存发现较多,时段主要集中于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这是晋城盆地首次系统发掘的先秦居址。遗迹以灰坑为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并穴陶窑。该陶窑火膛局部并入窑室,整体略呈圆形,由窑门、火膛、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前为一不规则形坑,两侧各有数道台阶,坑内出土有石铲和石斧,应为陶窑的操作间。根据结构,结合窑室出土的袋足鬲和竹节状豆柄来看,其时代约在西周晚期。

        该发掘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刘岩介绍,西周和春秋前期的居址在山西发现并不多。从时局上看,在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的较长时段内,晋与倗、霸等三国仍并居于汾、浍附近,这类大袋足鬲也正好存在于晋国核心地带之外的晋中盆地和晋东山地。这些地点在此阶段也多为戎狄之居或与之紧邻,这一系列时间和地点上的“巧合”,值得引起进一步的深究,而此类非周(或晋)文化因素的些许线索,可能是辨识戎狄遗存的重要标尺之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