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4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深度报道《国家大剧院:艺术航母》,全面介绍国家大剧院5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报道刊发后,国家大剧院上下振奋,决心继续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办院宗旨,坚持专业化运营、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以更多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回馈广大公众。
发展文化事业,就必须踏踏实实按文化规律办事。国家大剧院5年跻身世界一流,正是遵循客观规律、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开拓创新的结果。他们敏锐地抓住了“大剧院的业态”,抓住了艺术生产的规律,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一上午,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内灯光散落,宛如黄昏。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们在舞台上来往穿梭,头颈上几十根吊杆在起落,电线开始铺设,不同的背景装置搬来挪去。台下,一排排红色的座椅静静地注视着这个“工地”。几天后,大型舞剧《孔雀》就要上演,这里将被照耀得纤毫毕现,美如梦境。
国家大剧院落成之前,全世界最大的剧院——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国家大剧院达到21万7千500平方米,几乎是前者的两倍。“我们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剧院,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出租舞台。”
“—个演员在表演,后面有多大的系统在支撑他”
歌剧院舞台上空32米处的宽广工作平台,被称为“栅顶”。透过金属网格构架看下去,舞台上移动的黄色安全帽几如棋子。“你必须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留在外面。”师金建,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技术保障组组长提醒记者,“我们做过实验,从这儿掉下一颗螺丝钉,能击穿舞台面的安全帽”。
栅顶排满各式各样的电机设备,斜矗的钢管森林一样交叉盘错,遮蔽着光亮,师工用手电光指示着:“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巡检的一个区域。何工带着几个人,7点钟就来,9点钟之前全部巡检一遍。”
何工名叫何品龙,与机械打了一辈子交道。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师工、何工带着一群小伙子,从32米高处的栅顶到地下27.5米处的基坑,往返检视,“上穷碧落下黄泉”,把一片片一层层一排排的吊机、卷扬机、制动器、变压器、电频机安排得服服帖帖。即使在冬天,大强度的工作也足以让他们的内衣湿透。
歌剧院的主舞台分为6块,可以同步或分别升降,还可以倾斜。主舞台下降到负9米后,86吨重的芭蕾舞台板能够快速移动到表演区。这些一瞬间就会出现或消失的舞台和最后方的环形旋转舞台,辅以61根电动吊杆上悬挂着几十吨重的不断变化的灯光、布景,足以给观众造成天翻地覆、阴晴无常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震撼。“让世界上每一位观众都流泪”的歌剧《托斯卡》、暴风雨中颠簸跳荡诡异无常的《漂泊的荷兰人》等经典剧作,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得到突破性的完美表现。
这是一个异常繁复的组合:控制系统是大脑,电气系统是神经,机械系统就是舞台的臂膀。“每一块舞台、每一根吊杆的平移升降转动都必须达到平稳准确,误差不超过3毫米,竖起来的香烟都不会倒下。”师工说。这里仅导线用线量就达到280公里,一个继电器中就有1600多个螺丝,工程师们每天都要用螺丝刀进行检查、紧固,因为任何一点松动都可能让移动的舞台停下来——演砸了。幸运的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出现过,这也让工程师们充满自信。
“一个演员在表演,后面有多大的系统在支撑他!”陈平说,“国家大剧院每年演出将近1000场,180多万人走进大剧院,没有技术支撑,没有人才的支撑是不可能的。”
“看看我们的实验室”——表演艺术的科技殿堂
国家大剧院的工程师们形容自己“既是开车的,又是修车的”,他们把以日本技术为主的歌剧院舞台系统称为“丰田车”,将德国技术为主的戏剧场舞台系统称为“奔驰车”。
不论“丰田”还是“奔驰”,起初对中国工程师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技术封锁。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设备重达350吨,称为鼓筒式转台,它的设备层深入到地下24米,舞台分为15个升降台块,全部由液压传动。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副部长徐奇说,这里的不少设备与三峡大坝所使用的完全一致。
这辆“奔驰车”的司机是2007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饶紫卿和他的6个同伴。刚刚开业的时候,对于这个舞台的核心——控制系统,德国人只作了简单的使用说明,7个小伙子看得出来,对方的态度是,车交给你们了,随便开。至于“修车”,说了你们也不懂!结果大家从外围开始,凭着有限的一点资料,很快掌握了核心技术。一次演出中场休息时,系统突然出了故障,连大幕都拉不开。7个人紧急分查,各司其职,15分钟解决问题。大幕按时打开,演出正常。
徐奇说:“通过我们这5年的工作,德国厂家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去年年底,这个厂家在挪威奥斯陆建成一套相同的舞台系统,他们推荐奥斯陆的设备维护人员到我们这儿来学习,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今年7月,德方对国家大剧院的中国工程师开始专项培训,向中国工程师开放。
“在舞台表演科技领域,我们大剧院是世界一流,中国第一。”徐奇说。
穿行在国家大剧院设备区,陈平院长告诉记者:“你只看了两个舞台的部分机房,要看完我们全部的51个机房,估计要用一个星期。”然后他叮嘱随行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请记者看看我们的实验室!”
所谓的实验室,一眼看去,不过是一间四周立着几个货架的屋子,办公桌上有三四台电脑,还有模拟平移、升降、旋转的机械设备。这里,一切舞台上出现的技术状况都可以再现,演出中出现的问题被反复研究,最终得到解决。在演出中,舞台与吊杆准确、安全的移动与控制,其科技含量不输于任何现代化工业企业。显然,工程师们已不再满足于望闻问切这传统的故障诊断方式。师金建说,成立实验室,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还原舞台故障,寻找解决方法;第二是培养人才队伍;第三是搞清楚这些设备的设计思想,为升级改造做准备。他说,这个实验室就是给人动手术之前搞研究用的小白鼠。
被称为“丰田车”的歌剧院舞台机械系统出自日本公司。舞台交付后,很多关键数据对中方保密。三菱提出每年360万元人民币的高额维护费用要求,但核心技术依然保密,很多实际问题费钱、耗时,却不能及时解决。2009年,歌剧院4台电频器被烧毁,日本技术人员要求将所有电频器拆开,清理后重新安装,开价每台电频器两万元,歌剧院348台电频器一次就要花费近700万元。师金建二话不说,送走日本技术人员后,马上带人投入攻关,很快破掉了技术壁垒,全部自己动手进行拆解、清洗,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一台电频器,涉及到的参数有300多个,科技攻关人员都是在演出结束后的深夜投入工作,艰苦可想而知。现在,他们更换一台电频器的时间已经控制在40分钟左右,而费用也大大降低了。“价格是一方面,关键是技术。”师金建说,“我们现在心里有底。”
陈平院长把这批高级技术人才称为“技术的导弹部队”。5年来,他们从技术攻关组发展成为国家大剧院技术保障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而这辆“丰田车”80%以上的技术也被他们掌握。师金建说:“再给我一年,我能达到100%。”
5年来,国家大剧院已拥有包括舞台机械组和技术保障组在内的100多人的技术团队,形成世界一流的舞台艺术保障体系,培养出一批科技与艺术兼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论与任何国际团队的舞美人员合作,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都能让对方挑起大拇指。“同样是舞台技术部,有的剧院,舞台技术部只有7个人,两个管电的,两个管音响的,两个管机械的,1个经理。而我们舞台技术部有160人,为什么?”陈平说,“它是根据我们的生产任务,根据我们的规模,根据我们的吞吐量来形成的。国家大剧院要代表国家去参与全世界的艺术竞争,你不用全球化的战略去突破,就根本不可能。”
几乎每个大剧院都有管风琴,可使用率是多少?不到5%!
“大剧院刚建成的时候,有人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灯亮喇叭响’,我立刻就否了。”陈平说,“哪个剧场做不到‘灯亮喇叭响’?出租舞台不是国家大剧院的经营方向!”
据统计,过去3年里,我国新建大型艺术演出场馆50个以上,剧场、音乐厅遍布大中城市。与此同时,国际古典音乐艺术市场则走在下坡路上。2008年后,很多欧美交响乐团关门大吉,甚至大名鼎鼎的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也申请破产保护。
我们的大剧院热能否持续?怎样持续?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陈平指着墙上的管风琴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音乐厅都安装管风琴,好像没有这个就不够专业、不够水平。可是很多音乐厅管风琴的使用率是多少?不到5%!”
管风琴音色丰富,几乎一架琴就是一个管弦乐队。国家大剧院键盘技师于快说,管风琴是视觉的艺术,更是听觉的艺术。他演奏着,6500支发声管形成的共鸣动人心魄。
但是管风琴日常的维护管理耗资是巨大的,为了不让金属部件生锈,同时不使木制部件开裂,它的环境要求恒温恒湿。稍有不慎,造价几千万元的宝贝就会受损。
2008年,国家大剧院举办了管风琴音乐周,8位世界一流的管风琴艺术家到此演出。此后,国家大剧院的管风琴一直保持较高的使用率。
“最可怕的就是把管风琴当成奢侈品、装饰品。”陈平说,“没有艺术设想、艺术规划,有钱、有技术,都没用。”
然而,类似管风琴的例子已不鲜见,有些地方的大剧院、音乐厅几乎等同于奢侈品、装饰品。“我听说有的大剧院每年就演100多场,艺术生产、制作、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加大对外艺术传播等等全谈不上。明明每小时能跑到240公里的车,总开每小时40公里,这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吗?”陈平说。
国家大剧院发展至今,关键一点就是抓住了“大剧院的业态”。陈平提出,国家大剧院要经营节目、推动艺术创作生产,而不是经营场地,更不是出租舞台。5年来,通过学习与总结,国家大剧院已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艺术生产模式,主营5类艺术产品和13类艺术衍生品,达到生产成本与回报基本持平。5年之中,国家大剧院迅速由一个定位与发展方向存在争议、艺术生产毫无基础的新剧院大步跃进“世界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活动非常活跃的”国际一流大剧院,吸引着全球最好的歌剧和芭蕾舞院团,吸引着当前最好的导演和指挥大师。今天,国家大剧院已不仅是北京市的一座地标,更是全世界艺术家不可忽视的舞台艺术表演殿堂。陈平说:“国家大剧院是一个艺术机构,是一个艺术传播推广普及的机构,是艺术生产的机构、交流机构。在全球化的文化碰撞中,如何形成和强化我们的艺术生产力?国家大剧院作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试验和创新。”
在舞美设计中心,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总监、舞台技术部副部长管建波指着一座座舞美模型和服装设计图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位世界级设计大师的想法落实到舞台上,而国家大剧院所有的自创剧目也都是最后从这里走上舞台的。他说,中国的艺术资源非常丰厚,用新的机制和创造力去发展整合,中国艺术完全可以与世界握手。
大剧院咖啡厅前,几个乐手正在向参观者普及音乐知识。“这是单簧管”,一位乐手举起手中的乐器,“这是它发出的声音……”
一位头发花白的妇女抬起头,咖啡的香气中,音乐与她的目光交汇。
(本报记者 蔡闯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