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导致外需不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加上融资难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突出的困难。同时,民营企业也存在规模不够大、融资渠道不够多、创新能力不够强、管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
由于缺乏实施细则等原因,“非公经济36条”以及“新36条”实施效果远远不及民营资本的期待。所谓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仍阻碍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为此,中央相关部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相继发布了42项有关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显示出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强决心。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相继制定出台了42项“新36条”的实施细则,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出版等领域加快向民间资本开放,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接连落地,推动民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62.1%;民营企业出口总额已达到全国的35.6%,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国9.2%的增速。
民营经济肩负着中国经济延续辉煌的重任,未来发展大有可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民间投资36条”的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一个个有利契机的创造,都将助力民营经济在未来加速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