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山西省安泽县把“事有人管、事要解决、人要幸福”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层探索实施了“平安创建网、阳光农廉网、基层党建网三网合一,县、乡、村三级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心顺民和 事半功倍
前不久,府城村吴彦凹小组村民高永福等人联名反映:旅游局、交通局先后在通往吴彦凹的路段施工,不慎使该引水主管道损坏,致使吴彦凹村民没水可吃。接到村民反映后,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立即上报县社会管理服务大厅协调解决。经县社会管理服务大厅多方协调,由县领导召开了由水利局、交通局、旅游局、城建局、府城镇、府城村相关负责人,村民代表参加的府城村吴彦凹自然村断水问题联动预约会议。经会议协商,由府城镇府城村与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城建局负责测量断水处,交通局和旅游局负责开挖并回填路面,水利局负责水管的接通工作。几天后,困扰府城村吴彦凹村民长时间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该村村民感慨地说:还是“服务中心”来得快。
在实践中,安泽县把乡村组织与职能部门联动作为支撑点,在乡镇探索建立了社会管理服务大厅、在县直职能部门和村级设立了便民服务室,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把干部从机关推向基层一线,推向服务前台。在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安泽县领导认识到,要促进社会和谐,关键是阳光、公开,根本要科学发展。
把“政在多门”变成“一门多政”
前些时,安泽县府城镇村民冯根堂向村级便民服务室反映村里的水泥路被施工队不慎挖坏,无法行走。村里接访的工作人员立即向镇上进行汇报,府城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马上与县城建部联动预约。接到“约访”,县住建局副局长乔兴岗立即到现场查看,根据路损情况向县政府汇报。县政府批示给府城镇负责修复水泥路的相关部门协调工作,城建部门负责招标施工。有了“约访”制度的保证,老百姓仅向村里反映一次,不到一个月,困扰府城村村民多日的行路难问题就解决了。
安泽县探索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把“政在多门”变成了“一门多政”,对社会事务实行“一门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在全县七个乡镇、83个行政村和45个县直有关单位全面推行该做法,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村开通了110诉求热线电话,设置了公示墙。
倡导特色法治文化
安泽县首先借鉴荀子“引法入礼,礼法统一”的思想,大力宣传荀子的朴素和谐思想与法治思想,使崇尚法治、以和为美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追求。其次是寓法于俗,结合安泽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县乡村组建了不同层次的法制宣教小分队,将法律知识融入戏曲、歌舞和小品,于农闲时节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法下乡、送法入户、送法到人,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高了守法意识。三是宣训结合。以“干部大学堂”为平台,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讲座,对全县的科级领导进行理论教育;抽调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分别就农廉农经、党建知识、110联动服务、接待礼仪、土地资源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