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杭州工地挖出大批古生长牡蛎

    专家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14日   03 版)

        本报讯(通讯员朱海洋 记者潘剑凯)近日,杭州城北一建筑工地上,挖土机在挖至地下近20米时,发现有大片形状酷似牡蛎的贝壳外壳。据了解,这些贝壳最大的超过40厘米,小的也有15厘米,密密麻麻布满在约150平方米、30厘米厚的土层中,数量难以估计。有关专家称这些是古生长牡蛎,它们的发掘对于杭州地质发展、环境演变、古生物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据建筑工人鲍师傅介绍,他第一次发现贝壳是在10月7日,猜测是化石后,觉得珍贵就带回了家。没想到,接下来几天内,就在鲍师傅捡到贝壳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贝壳“化石”,有些甚至品相更好、个头更大。工人们连续捡了三天,一开始的“哄抢收藏”变成了爱捡不捡。

        记者也在现场拿了一块贝壳,并将它带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试验室。研究土壤化学与环境的汪海珍副教授见状,立马拿了一个塑封袋将它装好。她说:“从杭州地质史上看,这些贝壳已在地下相对高压缺氧环境保存了近万年的时间,现在带到空气中,风化会很剧烈,非常容易破碎。根据地质学的‘将今论古’原理推断,近万年前杭州已处于比较温暖的滨海环境,工地挖出这么多贝壳,说明那时的生物资源很丰富。”

        目前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杭州在千万年前就是大海,在杭州西湖博物馆里也有大量的科普知识介绍。但是发掘出古生长牡蛎的消息一出,仍引起了杭州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同样关注于此的还有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钱周兴。钱周兴指出,杭州湾属冲积平原,土层中发现海生古生物并不稀奇,但规模如此巨大的长牡蛎群十分罕见。他说:“几乎所有的长牡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石化,正在往化石发展,现在只能称为部分石化,而不是化石。”

        年代如此久远,这些标本具有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吗?“其实这些标本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个人也很难保存。”汪海珍和钱周兴都如此认为。

        但是,从事教学科研的汪海珍还说:“对于研究杭州地质发展、环境演变、古生物学等,它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我准备前往工地拍一些照片和取样,以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们看。如果相关部门能利用这个良机截取和保存这个剖面,放在博物馆供市民和游客参观学习,将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杭州以及西湖这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地质形成。”

        可是13日下午,汪海珍和钱周兴相约到施工现场时,发现这批古生长牡蛎大部份已被破坏,汪海珍的愿望未能实现。记者离开工地时,相关负责人说:“这能有什么价值,过两天我们就会填起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