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这十年首先是一个历史的终结者——终止了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把困扰农民的负担问题留给历史;
这十年更是一个历史的开创者——提出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出台了九个“一号文件”,全方位强化“三农”的核心地位;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举措;构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启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
十年来,我国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如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正在被打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中国的农村逐步绘就,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新局面正在形成。
“八连增”:奠定国计民生基础
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比2010年增长4.5%。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是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首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恢复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4年,我国粮食恢复增产,到2007年,提前达到“十一五”制订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的目标;从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到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1424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创纪录的852斤,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最突出的亮点。
粮食产量“八连增”,来之不易。过去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在克服了耕地与水资源约束“双紧”、气象与生物“双灾”、物化与人工成本“双涨”、国际因素对生产与市场“双冲击”等多重考验。“八连增”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离不开科技支撑,也离不开科学防灾措施。
粮稳天下稳,粮足百姓安。粮食连年增产为我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连续下滑到产量稳定站上万亿斤台阶,中国粮食生产增加的不仅是产量,更是稳粮增产的能力和信心。
“八连快”:增收水平跃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续多年较快增长。2011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00多元,实际增长10%以上,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201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4400多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到7.9%。
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十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2004年,中央专门以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了“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310元。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下,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摆脱了持续徘徊局面,每年增速均超过6%,且增速总体呈加快态势,实现了“八连快”。
农产品比价上升和粮食丰收是农民经营性增收的基础。2004年以来,粮食总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8年增产,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强化农产品价格支持,建立了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制度并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对部分大宗农产品实施临时收储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力度的加大,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2004年以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年均增长9.7%,到2011年达到3222元。在绝对数稳定增长的同时,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3年的58.8%下降到2011年的46.2%,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2011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由998.5元增加到2963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达48.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提高到42.5%,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形成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工业反哺农业和城乡一体化为内核的新的“三农”政策体系逐步确立。中央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逐步形成了新时期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体系框架。
十年来,中央对农村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
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出台了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逐步建立起了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及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已经增长至2011年的1406亿元。统而观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增加到了2011年突破1万亿元。
十年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一步步得以健全,对农业各个环节的支持也越来越细化。从“四补贴”陆续拓展到畜牧业、林业、草原、节水灌溉等领域,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覆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种子、农业机械、生产结构、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灾害救助等多个领域。
科技支撑:释放农业发展内在潜力
十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有力指引下,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科学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
十年来,我国加大农业科技机制创新,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形成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技术研发与服务体系。
十年来,我国建立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大豆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一大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形成了配套的栽培模式,支撑粮食亩产从2002年的293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44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并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健全,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四个系统共设有乡镇站6.69万个、区域站0.56万个。同时,基层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探索出“综合建站,县管乡用”、“县办县管”等管理模式,“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推广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服务模式。
科技发展,人才当先。目前,全国共有农业科研人才27万人,生物育种创新、动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养殖集成等农业科技发展急需骨干人才2.5万人,农技推广人才78万人。
新农村:城乡统筹描绘美好画卷
农村社区服务日臻完善,沼气点亮农家新生活,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十年来,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农村呈现出整洁划一、文明富足的新面貌。闲暇之时,农民可以徜徉在整洁、宽敞的休闲广场上;想运动了,可以走进健身中心,打打乒乓球;想看书了,图书室的书想读就读,这就是在现代化的新农村能享受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十年来,我国加大农村路、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让农村居民拥有均等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以及各方面平等的权利。
2003年至2011年,全国新建、改建了272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解决了3.2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在农村社会事业方面,2005年,在中西部地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2007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全国农村中小学每年减免学杂费达150亿元,教育公平托起了无数农村家庭的希望;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各地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试点取得成效,农村小额贷款制度也逐步得到完善。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正在被打破,一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中国的农村绘就。
(本报记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