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30日 星期日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45

    孙建设:小社区干出大事业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30日 02版)
    图为孙建设在社区警务室里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把群众放在心上,就能把事干好。”

     

        ——孙建设

     

        据新华社沈阳9月29日电(记者于力)56岁的孙建设,1995年从部队转业就到社区当民警,一干就是17年,小小的社区让他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把群众放在心上,就能把事干好。”十八大代表孙建设朴实地说。

     

        孙建设是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文昌社区民警。现在的孙建设在社区里是个“大能人”,“有他在,我们放心”,“他和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来自社区群众的夸赞不绝于耳。谁也不会想到孙建设刚到社区时候也经常吃闭门羹。走访群众敲门要么不开,要么不让进屋。这些都没有难倒他,他利用一切机会和群众“套近乎”,拉家常、问难处,3个月下来,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全装到脑子里。

     

        和群众打交道让他充满了乐趣,他总结出入户走访社区群众的“五步工作法”,很好地解决了在走访社区群众中存在的“入户难、见面难、沟通难、支持难”等问题;如何做好安全宣传,他总结出了“六门宣传法”,把群众常经过的六个门,即社区大门、值班室门、警务室门、单元门、居民家门和停车场(棚)门等作为宣传阵地;如何维护社区治安,他总结出“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控模式……随着社区不断的平安和谐,“建设工作法”也随之扬名全国。

     

        除了用传统的方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外,作为一个50多岁的民警,孙建设还特别勤于学习,善于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运用到社区警务建设中。他为了学习打字,买了3张汉语拼音表,挂在办公室、书房和床头,随时随地看,不断强化记忆,有时为了弄清一个小问题而练习到深夜。谁也没有想到,在市公安局组织的信息化考试中他以半百之龄名列前茅,并成为凌河分局年龄最大的一名信息化应用教官。

     

        社区群众的疾苦冷暖始终挂在孙建设的心上,他有个常年在手的小册子,上面记满了社区的自然情况。他还亲手绘制了一张社区平面图,上面标出了每家每户所在单元及楼层的位置,特别是一些重点需要照顾的困难户。社区有一困难户,老人早年下岗并身患癌症,老伴患脑出血,成了植物人,长年瘫痪在床,两个儿子都有严重残疾,一家四口住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地震棚”里,生活困难。孙建设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并经常到家中看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在平凡的岗位上,孙建设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对此孙建设说:“我只是做了一个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