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开封9月20日电(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黄世俊)今天,河南大学六号楼三楼展厅吸引了不少师生和社会人士的目光:一批明清时期保留至今的科举名册以及弘扬师德师风的朱红批点文章首次公诸于众。这次展览是由河南大学、光明日报文摘报联合主办,聚协昌博物馆提供藏品展出的。
展厅里,几封红贴格外醒目,“第特等第叁名”科举录取红榜上,昔日的荣光依稀闪耀;光绪29年河南乡试名录,也是河南省最后一次乡试考试名册,在玻璃展柜中清晰可见。整个展厅围绕着“绕坛红杏味长醇,旧时红烛犹照人”的主题,在笔墨珍藏原件的字里行间透着旧时师者以教书育人为荣,在智慧里开拓的师德师风。穿越数百年的展品也感动着河大党委书记关爱河,他动情地说:“河大秉承尊师重教的传统,在河大百年校庆之际,光明日报文摘报与河大结缘,举办本次展览活动。文摘报与河大共同的心愿,就是尊重老师,引导高尚正行的师德师风。”
展厅里,河南大学长期致力明清史研究的牛建强教授已经开始了他的文物体验教学,他把学生带到明清时期老先生的手记面前,悉心教诲,逐字讲解,学生们感慨:“在古代当老师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