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星期日

    经济观察

    中国投资过热了?

    作者:新闻观察员 郭丽君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09版)
    CFP

    CFP

        近期,中国多个城市和省份出台促投资、稳增长计划,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长沙,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8000多亿元;武汉,82个交通项目,累计投资超2300亿元;贵州,发布“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预计10年内投资总计3万亿元;此外还有天津1.5万亿元,山西1万亿元……

        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长7.6%,是自2009年三季度后首次“破八”。受欧债危机蔓延影响,全球经济步入慢车道,中国的出口受到了抑制,制造业企业投资增速减缓,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创2009年4月来新低。由此带来的是铁矿石大量积压于港口,钢厂利润进入微利时代甚至亏损,停工和半停工的纺织企业增多……

        在当前外部需求低迷,消费短期内难以独撑大局的背景下,投资不得不成为减缓经济下滑的主要动力。然而,有人担忧,这么多投资下去,会不会过热了?这轮投资会不会成为地方版“四万亿”,会不会带来重复投资、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等问题?

        应该说,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交通为例,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占世界的6%,却承担了世界14%的铁路运力;中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00个,却八成没有地铁。因此,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现实投资需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方兴未艾,文化产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这些都需要大量投资。因此,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长速度是必要和合理的。

        增加投资拉动增长率固然重要,提升投资质量、提高增长效率、激发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更加重要。

        当前,增加投资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投向。投资要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从而更好地发挥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防止走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

        稳增长是短期的任务,注重增长效率,激发内生动力是长期目标。长期看,应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到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来,靠内生动力启动新的增长循环。要通过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转变。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民间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62%,增长速度高于国有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新动力。而近期一些地方在拉动投资的过程中,民间资本的“接棒”引人关注。

        地方投资要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要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改造提升,加快产业升级;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如加大对保障房建设、旧区棚户区改造、公益性项目等领域的投资,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大对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实现投资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同时,增加投资和和扩大消费并不相悖。两者有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应有机结合——没有投资,消费将成无源之水;没有消费,投资将成无本之木。毕竟,投资需要消费大量的生产资料,而生产出的东西最终都是为了卖出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