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解决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课程教师紧缺问题?如何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设置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云南省通过实施“特聘教师”制度探索出一条有效之道。
自2007年起,云南省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1000个“特聘教师”岗位,由省级财政按每个岗位每年15000元标准发放津贴。“特聘教师”不占学校编制,由学校按程序向社会公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任教;“特聘教师”限定在中职学校紧缺的专业技术课程范围,特别是国家和云南省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教师,包括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丽江市宁蒗职中一直以种植、养殖专业为常规专业,一些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如中式烹调、电焊、建筑等专业师资缺乏。实施外聘办法后,几年来,学校从社会上聘请的有专业特长、相应资质的教师先后培训厨师、电焊工、瓦工2000多人次,85%的学员(学生)获得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大部分学员到省外或就近就地转业就业。据统计,每年云南全省平均有230多所中职学校聘请教师(含一岗多人)上岗任教,培养了众多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
“2010年,云南再次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特聘教师’指标,每年增加到2000个岗位,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由15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据介绍,2010年、2011年,云南聘请“特聘教师”的学校约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的2/3,聘请教师约占全省中职学校外聘人员的1/3。为解决“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云南省通过“三个结合”的探索实践,进一步整合“特聘教师”资源:教师培训与学生培养相结合,“特聘教师”既是学生的专业实训课教师,也是学校教师培训的“带教教师”,承担班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与校内教师培训两大职责;“特聘教师”的“教”与“学”相结合,学校加强对“特聘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在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指导,尤其注重讲解、示范教学的指导;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特聘教师”对相应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够用”、“实用”度见解准确,可参与教学改革、课程方案调整。
为了让“特聘教师”安心教学,云南多所中职学校将“特聘教师”纳入本校教师队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享受与普通教师同样的福利待遇,增强了“特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凡是同一专业组内教师应知晓的事情也让我们知晓,但凡校内教师需关注的学生教育教学培养也请我们关注。我们在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中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许多“特聘教师”发出同感。
(本报记者 张春丽 本报北京9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