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了,带着儿时的梦想
要开启新的希望
你站在这里
迎接这一天中最早的光亮
你就像一棵朴实的小白杨
你周围的一个个花骨朵正迎风绽放
你正和着她们起舞、歌唱
“长大后……”
悠扬的音乐分明在耳边回响
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特岗教师谈建忠写下的一首诗。2009年,他来到宁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一棵朴实的小白杨,为孩子们放飞希望。
如今,这样的小白杨已经茂密如林,从2006年到2012年,23.5万名特岗教师,分赴中西部地区1000多个县,为2.7万所农村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活力。
到最需要教师的地方去
资料显示,中国西部12省市区面积约67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70%,但GDP仅占全国的13%。
改变西部积贫积弱的面貌,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
2004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两基”攻坚战,在中国西部拉开帷幕。
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
作为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它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的方式,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特岗教师招聘由中央统筹、地方实施;所有设岗县不再招聘其他教师;特岗教师聘期3年,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对3年期满后留任的特岗教师,省级政府要落实工作岗位。
在中央和地方的全力推动下,16325名特岗教师,16325个火种,遍撒在西部农村的校园里,点燃起西部百姓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
用我的努力,让你看到希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岗教师成为给山区孩子带去希望的那个特殊的人。
费宝莉,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鹤峰县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学任教,是学校创办以来的第一位女教师。
山里的孩子没有走出过大山,没有见过汽车轮船,没有见过火车飞机,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无比憧憬与向往。2007年10月,费宝莉通过网络,从浙江一家航模公司募集了47架飞机模型。在她的带动下,朝阳小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校小学生航模比赛,所有的学生都动手制作模型。那一天,全校欢呼雷动……
范献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他忘不了第一次家访时,学生的父母含着泪花说:“你们给山沟沟带来些新学问,让孩子也让我们有了个盼头啊……”
“在这里,我感到自己有改变一个孩子命运的能力。留下来,让大山的孩子多一些走出去的希望!”范献龙说。
各地纷纷出台“特岗计划”
西部在行动,中部在行动,就连东部省份也开始有了自己地方特色的“特岗计划”。
江苏省选派3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赴苏北徐州、淮安等五市县城以下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3年以上的任教,被选派到苏北农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将享受到国家和省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相关优惠政策;辽宁省对到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满2年以上的师范类毕业生,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对没有助学贷款债务的且工作满4年的,一次性返还学费;河北省实施河北省地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地方特设岗位计划,地方特岗计划教师在3年聘期内享受当地公办教师待遇,河北省还将为符合条件者代偿学费……不仅如此,很多地方还从学科、学段等方面另辟蹊径,创新特色。比如,重庆市设立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重点补充农村学校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甘肃省实施“幼儿教师特岗计划”,重点解决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青海省把“特岗计划”作为农牧区中小学教师补充的主要渠道。
无论什么样的政策,目的只有一个,同在蓝天下,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
特岗教师:明天会更好
2012年,对于特岗教师,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
——收入提高了。从2012年起,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为西部地区每人年均2.7万元,中部地区每人年均2.4万元。
——岗位增加了。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计划数从原来的5万名增加至6万名。
——免试读研了。2011年12月,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网开通,所有符合条件的服务期满留任的教师均可报名。2012年,1004名特岗教师获得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
在专门研究特岗计划政策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看来,特岗计划探索出一条新的农村师资补充渠道,缓解了困扰农村教师补充的编制难题,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的支持,探索出国标、省招、县聘、校用以及在编制上“先进后出”的新机制;并且大大提升了教师入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对地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有力增强了地方政府改进农村师资队伍状况的力度。
一项政策,改变的是千千万万人的命运,牵动的是千千万万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