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孙斌报名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经过层层选拔,他和来自60余所高校的近300名大学生奔赴西部支教,孙斌被派到拉萨一中。十年后,回顾往昔,孙斌很感慨:“如果有一种经历会使我终生难忘,那就是进藏支教这一段。”
他带的高二7班是全校公认的“调皮鬼”班,没有老师肯做这个班的班主任。“有一天上午第二节课上,学生们打牌、吃瓜子、吃苹果、说话,把女老师都气哭了。”孙斌回忆刚接手这个班时的情景。很多学生跟孙斌说,他们很想学好英语,可是基础差,自己又管不住自己,就是不愿意听。“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听进去呢?”这个问题让孙斌犯了难。
质的变化源于一件小事。学校足球联赛,孩子们需要钱买球衣,孙斌借了100元,捐了50元。孩子们很感激孙斌,对他敞开了心扉。学生在课堂上不讲话或讲得很少了。在教学上,孙斌从基本语法讲起,辅以词汇训练,孩子们的进步非常明显。
寒假前最后一节课,孙斌要走了。很多学生都趴在桌上哭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孙斌强忍住的泪水终于还是流了下来。
孙斌至今仍记得那年11月12日西藏电视台播出了研究生支教团队的专题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时任西藏自治区团委书记孙永平接受采访时说:“支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更传播了一种新的志愿服务理念,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了很大贡献。”本报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