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邹韵:
从5月12日早上7点开始,一个叫“张丽莉”的名字写在了我的采访本上,会诊、转院、试摘呼吸机、苏醒后的第一句话、第二次骨科清创手术、医生告知双腿截肢的消息……几个月来,我在用话筒和笔记录着张丽莉每一次牵动人心的点滴变化,也在用心感受着“最美教师”用生命缔造的爱心传奇。
5月12日晚上10点50分,佳木斯市中心医院ICU病房的两扇玻璃门被人重重的推开,四名医护人员推着一辆移动式病床从病房里快步走出来,病床周围还簇拥着十来个人,有人手里抱着氧气袋,有人捧着应急血浆,当这一行人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他们发现,在门前等候他们的除了救护车还有成百上千的市民。病床上躺着的就是勇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医院门前的那上千人则是刚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佳木斯普通市民,他们听说丽莉即将被转送哈医大一院接受进一步救治,特意来为丽莉送行。就在张丽莉的病床被抬出医院大门的那一瞬间,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多人在大声呼喊:“张老师,加油!我们等你回来!”
这一幕发生的时候,我就站在张丽莉的病床旁边,深夜里,我无法看清每一个人的脸,但我却可以感受到我的四周涌动着的股股热浪。
十分钟后,搭载着昏迷中的张丽莉、医护人员、紧急救护设备和家属的转院车队从佳木斯出发,驶上了哈同高速公路。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程将近400公里,转院车队在风雨中奔驰了4个小时,黑龙江省电台对转院过程进行了4个小时的全程直播。从深夜11点到凌晨3点,几百个听众把电话打进直播间,诉说着对张丽莉的崇敬、感动和祝福。我记得有一位听众是这样激动而哽咽地说:“快救救这位好老师吧,我愿意为她拿出我的所有,我只想听到她脱离危险的消息。”高速公路上一辆又一辆的途经车辆闪动大灯,主动靠边为车队让行。几百台私家车、出租车专程赶到哈尔滨入城口迎接车队……我原本以为深夜是寂静的,可那个夜晚,张丽莉像一簇火苗,点燃了成千上万人的爱心。
只要还有希望,丽莉总是始终保持向上的状态。丽莉从16岁时就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她无比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虽然身卧病床,可一听说自己的愿望要实现了,她异常兴奋,瞪着大大的眼睛对我们说:“太好了”,眼中泛起了泪花。宣誓的前一天,丽莉拿着党章,一遍遍的在病床上背诵誓词。她说:“我要牢记入党誓词,一辈子做合格的共产党员!”7月1日,丽莉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她也在期待着,这种期待缘于她对事业的不舍。她希望快点安上假肢,像从前那样正常行走,重新登上朝思暮想的讲台!
从5月12日赶赴佳木斯至今,我采写了150多篇有关张丽莉的新闻报道,黑龙江电台的直播间接到听众电话1200多个,社会各界为张丽莉捐款1500多万。
危难时刻,张丽莉挺身而出,舍己救学生,我们赞叹她的英勇壮举。突遭变故,她没有灰心气馁,而是以一贯的坚韧执著笑对人生,更让我们感动。面对全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她以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回应,让我们深深的佩服。这个夏天,一朵洁白美丽的茉莉花,开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