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空中战略投送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未来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报8月19日头版头条曾刊发《大国之翼展雄风》的报道。为帮助读者了解空中战略投送力量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期邀请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志撰写此文。
空中远程战略投送力量是国家战略投送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必不可少的力量支撑,是夺取军事制高点的战略筹码。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拓展,对我军远程作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局部战争中先声夺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安全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战略格局的宏观运筹,发生外敌对我实施大规模陆上入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与国家核心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方向,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利益拓展,能源与资源的稳定供给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影响重大;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突显,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冲击。面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建设强大的空中远程战略投送力量,十分迫切。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将主要围绕争夺国家利益或控制战略枢纽而展开。冲突发生的地域通常集中在远离国家纵深地域的边疆区,显然,这类地域自然环境复杂、陆上交通基础不完善、物资保障条件差;武装冲突爆发突然,作战行动节奏快,作战强度高,各类军用物资消耗量大。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先声夺人,军事力量必须反应迅速、机动灵活,能在冲突地域迅速确立初始优势,为后续外交博弈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由于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发生的地域与规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在各个方向大量预置作战物资,必须通过增强军事力量的机动性以有效应对潜在的威胁,并通过快速保障增强军事力量的持久作战能力。
依托大型运输机实施的空中远程战略投送,具有物资输送量大、空运效率高,投送距离远、适应能力强,输送速度快、反应迅速灵活的突出特点。美国C-17最大输送量为78吨,C-5B载货量达到120吨;俄罗斯安-124载货量为150吨,安-225载货量则达到250吨;其航程均大于4500千米,有些还具有空中受油的能力,经空中加油后,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机动;其巡航速度可达M数0.77—0.85,这是陆上公路输送工具速度的10倍、铁路输送工具的5倍、海上输送工具的20倍。这些运输机货舱截面尺寸大,总容积大,可以快速远距离输送诸如重型坦克等超宽、超长、超重的大型军用装备。美国C-17飞机投入使用后,改变了传统的空运作业模式,能够直接从后方主要作战基地直接将部队和重型装备空运至前沿基地,省略了转运中对战术空运的需求。据测算,在2个机械化师进行海外应急部署的情况下,如果使用C-141战略运输机,需出动497架次,还需出动C-130战术运输机1177架次实施转运;而如果使用C-17运输机,只需260架次就能直接完成输送至前沿机场的任务。
大国战略能力的标志
冷战虽然早已结束,但大国间的竞争片刻未曾停息,甚而更加激烈。其角逐的形式,已经转变为以彰显硬实力质量内涵和展示国家软实力为标志的高端竞争。这种竞争,实质上就是和平时期国家战略能力的综合较量。空中远程战略投送能力作为超越一国传统疆域展示国家和军队实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度量国家战略能力函数式中的高权重因子。因此,战略运输机不仅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防硬实力的标志之一,也是表征大国空军、战略空军的标志性装备之一。
空中远程战略投送是以柔性而非刚性方式灵活展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试图通过封锁西柏林地面交通迫使西方国家退却,美英法等国展开长达16个月的持续空运补给,运送各类物资232.6万吨,平均每架次物资输送量8.4吨。空运行动既维持西方大国在西柏林的战略利益,又避免与苏联直接展开军事对抗。美国空运物资总量77%,英国的空运量接近23%,而法国的空运量只占区区0.04%,数量上的差异也体现了大西洋两岸三国间综合国力的变迁。
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作战物资消耗巨大,急需幕后主角提供补给。苏联政府从1973年10月10日开始对埃叙实施空运补给,航程平均为3300千米;美国4天后开始向以色列实施空运补给,航程为10400千米。苏联的空运出动量是美国出动量的2.2倍,空运量却只是美国的67.3%。战场形势最终发生逆转,美国对以色列的影响力得到巩固,苏联与埃叙的关系却相继恶化。
在海地发生大地震之后,美国空军使用C-17飞机将救灾人员与物资空运至太子港机场,其空军指挥控制人员迅速接管了海地的空中交通管制,重点保障美国空运力量自如进出海地领空,突显美国在救灾中的作用,同时却刻意限制其他国家的人道主义救援飞机的空运作业。
仅从输送物资的功能来看,民用运输机与军用运输机的作用是一样的,但军用运输机享有国家飞行器的法律地位,这种特殊属性是商业航空公司的民用运输机完全不具备的。军用运输机作为国家飞行器所承载的国家属性,它在救灾中所输送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资和人员,而且还输送了无形的国家关怀、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而这些正是21世纪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新战略制高点。
发展刻不容缓
空中远程战略投送能力是一个国家活跃在全球政治、外交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条件。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所以成世界性强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集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具备全球战略投送能力。大国竞争关系的变迁表明,空中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始终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所在。在全球政治多极化趋势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空中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在强化国土疆域空中投送能力的同时,提高在国家周边地区及洲际区域的空中投送能力,切实增强军队特别空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外军空中远程战略投送的经验以及我空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一支具有相当数量规模、以大型运输机为主体、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配套的空中投送力量,刻不容缓。要进一步加强民航空运力量的应急动员机制和平战结合的法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民航资源军民通用的特长,弥补军事空运力量不足,逐步形成以空军远程战略投送力量为主体、军队与民航相结合的空中远程战略投送力量体系。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物质成果和技术基础,已经为彻底改变中国在空中远程战略投送领域相对落后的现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