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1日电(记者靳晓燕)今天,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报告以农民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农民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力图呈现农民经济行为及经济活动的发展与变迁。报告涵盖农民生产、生活消费、生活感受和农民经济状况指标等多项基本内容。调查表明:农民用于饮食等生存型消费的比重下降,对穿衣打扮、文化教育等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支出大幅增加,农民生活消费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报告指出:农民家庭现金收入连年增长,农民生活支出压力也在增大。除日常支出以外,教育支出占比重最大,人情支出和医疗支出次之,文化消费支出最少。
陪读费用成为新的支出压力。在2011年受访农户家庭教育支出中,陪读费用平均为404.10元。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陪读费最高,为469.79元;从不同类型村庄来看,城中村家庭的陪读费达到1225.81元。东部地区家庭和城中村家庭可能由于收入相对较高,对陪读费用的承受力稍强,对子女陪读的花费也相对较高。整体来看,陪读费用高与农村撤点并校和学校教育基础设施的缺失不无关系,陪读费用给普通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支出压力。
本项调查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建立的“中国百村观察平台”进行的。2009年以来,每年寒假和暑假课题组都组织师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000多农户进行经济状况的调查,本项研究数据来源于寒假抽样调研。